原发性多汗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减轻多汗症状,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止汗药:20%~25%氢化铝与70%乙醇混合溶液是临床上治疗原发性部门手汗症常用的一线止汗药物,止汗药的原理是让汗液变得黏稠,结成小块堵住汗腺,慢慢把汗腺细胞憋死。长期服用这种药可能会让手掌起皮疹、瘙痒甚至疼痛。可以说这种方法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2.胆碱能受体阻滞剂:这种药可以抑制汗腺分泌,不过它的一个缺点是服用后全身都会受到影响,可能出现口干舌燥、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所以这种方法更适合于有全身性多汗症状的患者。
3.肉毒杆菌毒素A阻滞疗法:肉毒杆菌分泌的肉毒毒素具有抑制汗腺分泌的功效。它的优点是可以局部注射,不会影响全身,不过问题是药效不够持久,只能保持一段时间,而且多次注射以后效果会衰减。而且注射过程很痛。
4.电离子渗透疗法:使用这个方法需要把手脚泡在电离子液中,达到治疗出汗的目的。缺点是很费时,每天半小时,一般10~12周才能见效。
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异常的交感神经进行治疗,手术治疗方法有荧光定位ETS微创技术。
荧光定位ETS微创技术:荧光定位ETS微创技术是目前手汗症临床诊疗中的前端技术,该技术可以快速、准确、清晰地观察到覆盖在壁层胸膜及结缔组织内的交感神经节与其变异神经的走向和分布情况,便于将周围其他正常组织结构区分出来,从而做到更精细、更完整调节处理,提供了更加准确的诊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