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皮肤病的症状包括发热、皮疹、脓液分泌、局部红肿、淋巴结肿大,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1.发热
感染性皮肤病通常由细菌、真菌等病原体侵入皮肤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反应增强,产生内源性致热原,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出现发热。发热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可伴随头痛、乏力等症状。
2.皮疹
感染性皮肤病中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可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各处,形成炎症反应,进而引发皮疹。皮疹一般出现在皮肤表面,可能伴有瘙痒或疼痛感。
3.脓液分泌
当皮肤被细菌入侵后,机体为了抵御这些外来入侵者,会启动免疫应答,包括白细胞聚集在感染部位。这些白细胞可以吞噬并杀死细菌,同时也会释放出一些化学物质来帮助愈合伤口,这就是所谓的脓液。脓液通常会在感染部位如疖、痈等处出现,伴随着红、肿、热、痛等典型特征。
4.局部红肿
感染性皮肤病时,由于炎症因子的刺激作用,会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局部组织水肿和红肿。局部红肿多发生在感染区域,如丹毒、蜂窝织炎等疾病中。
5.淋巴结肿大
感染性皮肤病会引起周围淋巴结内的免疫细胞增生,导致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通常靠近感染源,例如颈部、腋下或腹股沟区。
针对感染性皮肤病的症状,建议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以及特定病原体检测以确定病因。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并保持充足的休息,以支持免疫系统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