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死亡的原因目前在中国肿瘤仍排在。按发病率排名如下:肺癌、肝癌、胃癌、直肠癌、食道癌等。上直肠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2%的速度上升,而南京的调查显示: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的速度是水平的两倍,达4%。那么我国直肠癌发病率为何如此之高呢?
1、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
由于近年生活习惯的改变,暴饮暴食,饮食无规律,均为直肠癌的发病升高提供了先决条件。
2、没能及时发现及治疗癌前期病变
根据不完全统计,直肠癌的发病80%是癌前期病变转变而来,为了避免直肠癌的发生,认识及治疗癌前期病变极为重要,直肠癌的癌前期病变主要有如下几种:
结肠息肉:结肠癌多数由息肉“变身”而来,结肠息肉是指隆起于结肠面膜表面,向腔内突起的赘生物,结肠息肉多发生于乙状结肠和直肠,男性多于女性,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结肠息肉的癌变率与息肉的组织类型,大小及上皮异型增生有关,各类致癌因素,首先在肠内形成腺瘤样息肉,在此基础上癌变,特别是腺瘤、绒毛状腺瘤或乳头状腺瘤,有癌变倾向。普遍认为息肉随体积的大小,癌变率也随之增加,息肉小于0.5cm,绝大多数是良性,癌变率仅0.6%,1.0cm以上,约6%左右,2.0cm以上癌变率可达20%,4.0cm以上多为恶性,所以肠内息肉一旦发现应及时在镜下给与切除。
炎症性肠病:主要包括慢性结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等,炎症性肠病不能及时,肠黏膜长期被炎症刺激,可引起肠黏膜息肉形成,尤其是细菌与胆酸的相互作用,使癌变率增高。
痔疮、肛瘘、肛乳头瘤、肛门息肉等肛门疾病:痔疮虽不能直接癌变,但很多病人及医生因痔疮而误诊或不能及时发现肿瘤的病例约占直肠癌病人的50%以上。肛瘘反复发作流脓,长期刺激超过十年以上的临床上癌变率也时有报道。肛乳头瘤、肛门息肉也是癌变的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