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在中医中被称为“白疕”,其病因病机多与风、热、湿、血瘀、血热相关,分型主要包括风热血热型、湿热血瘀型、血虚风燥型等,具体治疗方法需结合辨证进行个体化调理。
中医认为,银屑病的发生主要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调有关,同时外感六淫风、湿、热、饮食不当、情绪波动、体质虚弱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风邪是银屑病的重要外邪,表现为皮肤干痒、脱屑,风热者多为急性发作,红斑明显,鳞屑增多;湿热者则表现为患处潮红、丘疹多,甚至渗液;血热内盛则表现为皮损色红、瘙痒、潮热等。同时,长期情志失调会导致肝气郁结,气机运行不畅进一步加重血瘀;或因久病失养导致阴虚血燥,表现为皮屑干燥、症状顽固。临床上银屑病可分为多种证型,如风热血热型,多表现为红斑明显、鳞屑增多,伴口干舌燥;湿热血瘀型,属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缓慢过程;血虚风燥型,多见皮肤干燥伴有瘙痒明显。
在中医调理方面,风热血热型可采用清热解毒法,如银花解毒汤,选用金银花、生地、连翘等药材;湿热血瘀型适合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方剂,如四妙汤,常用茯苓、薏苡仁、丹参等;血虚风燥型治疗重点在于养血润燥,可参考当归饮子,药材包括当归、生黄芪、白芍等。饮食方面可多食清利之品,如冬瓜、苦瓜、绿豆汤等,同时远离辛辣刺激食物;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冥想、瑜伽、太极拳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免疫力。
若症状持续恶化或皮损范围广泛,需及时就医,根据病情寻找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配合现代医学方法共同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