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对难以应付的情况时,我们多少会表现出紧张、局促与不安。这种适度的焦虑,其实是应激状态下的正常反应。它能够充分调动身体的机能,提高大脑的警觉性,以适应突变的环境。
但当这种焦虑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是病理性焦虑了。焦虑障碍(anxietydisorder),我们俗称为焦虑症”,表现为病理性焦虑(pathologicalanxiety)。它通常指,一个人在没有明确客观因素的情况下感到紧张与不安,而且这种情绪往往具有持续性;或者一个人会在没有任何现实依据的情况下,预感到将有灾难、威胁发生,进而出现心慌、颤抖等躯体症状,伴随痛苦感或社会功能损害。
焦虑症的10个异常反应如下:
1.过度担心:广泛性焦虑症的特点就是思虑过多。如果一周担忧超过4天,持续半年,并且恶劣情绪让人痛苦,并影响生活和工作,就可能是焦虑症了。
2.非理性的恐惧:恐惧症是焦虑症的一种。有些人长期心怀恐惧,却没有具体的害怕对象,就可能是焦虑症在作怪了。
3.肌肉紧张:双手握拳、背部僵硬、紧捏下巴,焦虑的人往往整个身体肌肉都是僵硬的。可通过定期运动来减压。
4.反复倾诉:有些人遭遇一点小事就向身边每个人反复倾诉,并伴随内心焦躁不安,紧张等症状。
5.睡眠质量下降:难以入睡或睡不安稳往往与焦虑有关。许多焦虑患者睡前对一些事情胡思乱想,就像大脑堵车”,甚至醒来后也难以平静。
6.重温伤害:研究表明,社交焦虑症患者往往存在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类似的重温伤害现象,比如脑海中反复重现以往被人嘲笑的画面。
7.惊恐发作:表现为突如其来的恐惧感和无助感,常持续几分钟,伴随呼吸困难、手脚麻木、大汗淋漓、头晕乏力等。
8.慢性消化不良:胃肠道对心理压力非常敏感,因此,焦虑常会通过躯体症状表现出来。常见的是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胃部绞痛、腹胀、便秘或腹泻。
9.自我怀疑:有些人会围绕某一个问题反复质疑自己,比如我爱我的丈夫吗?”、我是有能力的人吗?”等。这些质疑往往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回答的,也不是绝对的,但他们非要得出一个确切答案,弄得自己很累。
10.怯场:有些人对社交存在强烈的恐惧感,甚至花大量时间来思虑即将到来的社交活动;在社交场合极不舒服,也不知道如何调节。这些症状让他们难以维持社会关系,工作或学业受挫。
在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焦虑症状,不必过分担心给自己压力,关键我们该如何去正确面对和处理焦虑。如果上述症状出现较多,建议及时咨询心理医生,尽早发现和治疗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