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见到过这样的人:
脾气暴躁易怒,一点小事也能让他大发雷霆,发起脾气来不管时间和场合,你也许会以为这只是性格问题,其实,这可能是“躁狂症”在作怪。
说到躁狂症,大家可能并不像对焦虑症、抑郁症那样熟悉。实际上,它们都是精神疾病的一种,不过躁狂症又跟焦虑症、抑郁症很不同。
你对躁狂症了解多少?
躁狂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感障碍,是以持续、明显的、异常情绪高涨为主要表现。如果情绪无缘无故高涨到很异常的程度,家人和朋友都能觉察到,这时候可能就需要考虑是否是躁狂发作的表现。躁狂发作,可以通俗理解为一种病态的兴奋状态,嗨过了头。
躁狂症多发生在16~30岁之间,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大多于青壮年开始,每次的病程一般为2~6个月。如果能够早发现,早点进行干预后,患者结果都能疗愈。
躁狂发作的3个核心症状:情绪高涨,思维奔逸,意志行为增强。
1.情绪高涨
情感高涨是躁狂发作主要的症状,一般表现为与平时明显不一样的兴奋、乐观、热情,有很强的感染力。患者表现出异乎寻常的高兴开心,表情轻松愉快,整天笑容满面,无忧无虑的;总是兴高采烈,好像没有什么难事。
但有时候患者又表现为易激惹。还有的人表现出易激惹的状态,容易因为小事大发雷霆,甚至出现攻击性言语或行为。这些异常,亲近的家属或朋友往往能识别出来。
2.思维奔逸
思维奔逸是指患者思维联想速度加快。患者思维联想速度加快,联想数量增多,联想内容丰富且生动。患者外在表现为健谈,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出口成章,自我感觉脑子反应快,特别灵活,好像机器上了“润滑油”,概念一个接一个的涌现出来,思维非常敏捷,说话也增多,语速较快,说话的主题很容易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也可以出现音韵联想和字意联想。
3.意志行为增强
患者表现为活动明显增多,难以安静;总是有很多计划,有很多事要做;整日忙忙碌碌,说是要干大事,挣大钱,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能干成,但是往往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结果是一事无成。
患者往往对结局过于乐观、行事非常草率、鲁莽,做事不深思熟虑,不计后果。自我评价过高,乱花钱、挥霍,甚至贷款,盲目投资造成严重后果。
温馨提示:躁狂症在我们身边隐蔽性较高,大家可要仔细辨别。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或是身边的人脾气异常暴躁,突然语量增多,很有可能是被狂躁症侵袭。切记要及时去找专业的精神心理医生,尽快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