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身高增长是家长关心的问题之一。如果发现孩子近一年身高增长缓慢,甚至几乎没怎么长高,一定要提高警惕——这可能是矮小症的信号!
什么是矮小症?
矮小症是指儿童身高明显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正常儿童的平均身高水平(通常低于第3百分位或-2SD)。如果孩子每年的生长速度不足5cm(3岁以下不足7cm),就要考虑是否存在生长障碍。
矮小症的常见原因
生长激素缺乏: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直接影响身高发育。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导致生长迟缓。
遗传因素:父母身高较矮可能影响孩子的生长潜力。
慢性疾病:如肾病、心脏病、消化吸收不良等会影响营养吸收和生长。
骨骼发育异常:如软骨发育不全等疾病。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生长缓慢?
对比生长曲线:记录孩子每年的身高增长,观察是否明显低于标准值。
与同龄孩子对比:在班级或同龄人中,孩子是否总是矮的几个之一?
生长速度减慢:3岁至青春期前,每年身高增长应≥5cm,若低于此数值需警惕。
矮小症能治吗?早发现是关键!
矮小症并非不可逆转,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如果发现孩子生长缓慢,建议:
尽早就医检查:通过骨龄检测、激素水平评估等明确原因。
科学干预:如生长激素治疗、营养调整、运动指导等,帮助孩子追赶生长。
定期监测:每3-6个月测量身高,跟踪生长趋势。
别让身高成为孩子的遗憾!如果您的孩子长期不长个,请及时咨询儿科或内分泌科医生,抓住黄金干预期,助力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