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脑瘫的常见原因包括如下几种:1、孕妇因素,很多孕妇在怀孕时由于感染或者情绪经常激动、愤怒等会导致胚胎发育停滞,胚胎发育停滞后可能会在出生后发生脑瘫;2、缺氧,当胎儿在母亲子宫内缺氧或者分娩时新生儿窒息、缺氧、呼吸窘迫等都会导致脑损伤,也会发生脑瘫;3、脑部损伤,在分娩过程或者生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部损伤后很容易病发脑瘫;4、胎儿宫内感染、生长发育缓慢、先天性畸形或者多胞胎等容易引起营养分配不均、缺氧等,从而导致颅脑发育不完善而引起脑瘫;5、很多遗传性疾病也会发生脑瘫的情况;6、新生儿生后胆红素异常增高,有些发生胆红素脑病后也会有脑瘫的发生。
儿童脑瘫的早期症状
儿童脑瘫早期临床表现常见的有:、喂养、护理困难,吸吮、吞咽不协调,常伴有昏迷,3个月后俯卧位头不能抬起来。第二、过分安静,或极易激惹、易惊,紧张时会不自主的摇头,以及肢体颤抖,不易入睡。第三、可能包括智力发育落后、不会笑、不认人,头、手、眼运动不协调。仰卧位时,两手肘不能伸展向前,无法拿到正前方向的物品,母亲抱着,手也不能伸展开去取物。第四、3个月以内的小孩,如果出现反复的惊厥,用钙剂、维生素D治疗无效,也要考虑有没有脑瘫的可能性。第五、存在运动发育明显落后,或者停滞。有的专家认为,发育落后3个月以上者就是异常。家属要注意发育的几个关键期,3-4个月控头,6-7个月会坐,6个月弓背坐,7个月直腰坐,12个月站立、伸直、独走,这些都是姿势运动发育的里程碑,可用于粗略判断小孩运动发育是否正常。
脑瘫痪儿童治疗方法
在康复治疗中可以采用的是运动训练,技能训练,语言训练等等。在目前的治疗手段中方法是很多的。小儿脑瘫的治疗原则是促进儿童正常的运动发育,抑制一些异常的运动和姿势。它的目的是矫正畸形,恢复和改善肌力和肌张力的平衡。
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会有哪些
发育中的脑受到损伤后,必然出现相应的症状,这也是发现脑瘫的重要线索。大多数家长都是因为发现了早期症状而来就诊的。下面由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有哪些的文章,欢迎阅读,谢谢!
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发育中的脑受到损伤后,必然出现相应的症状,这也是发现脑瘫的重要线索。大多数家长都是因为发现了早期症状而来就诊的。常见的早期症状有:
一、新生儿期:
1、身体过硬或过软,自发运动减少。
2、哺乳困难:不能吸吮或哺乳无力。
3、痉挛发作。
4、易惊吓。
5、哭声微弱或持续哭闹。
二、1—3个月:
1、俯卧位不能抬头,抱起时头不能竖直。
2、手握拳拇指内收。
3、斜视,眼球不能追视。
4、持续哭闹。
三、4—5个月:
1、不能伸手抓物或左、右有差别。
2、不会翻身或只向一侧翻。
3、紧张时上肢屈曲内收手握拳,下肢交叉伸展或头后背、角弓反张。
4、抓物时上肢硬直或后伸,两手不能到中线接触。
四、6个月以后:
1、手、口、眼不协调,不能把看到的东西抓到手,送到嘴。
2、扶站时双下肢不能支撑或尖足交叉。
3、七个月以后还不能坐。
早期症状与脑损伤程度有关。脑损伤轻,症状出现晚且症状轻;脑损伤重则出现早、症状重,而且多个症状常复合存在。有重要诊断价值。
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
(1)有围产期脑损伤的高危因素:如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低体重儿,早产儿,多胎,有新生儿呼吸困难,惊厥等。
(2)运动发育迟缓:脑性瘫痪存在程度不等运动发育迟缓。轻者大运动发育尚可,但有精细运动发育障碍者需要注意。
(3)姿势异常:姿势分静止时与活动时两种。静止时姿势异常如紧张性颈反射姿势、四肢强直姿势、角弓反张姿势、偏瘫姿势等。活动时姿势异常在肌张力低下型、共济失调型与痉挛型为常见,如舞蹈样手足徐动及扭转痉挛、痉挛性偏瘫步态、痉挛性截瘫步态、小脑共济失调步态等。
(4)反射异常:反射异常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某月龄该消失的反射继续存在,一是反射异常。
(5)肌张力异常:脑性瘫痪患儿所见到的肌张力异常有肌张力低下、肌张力亢进、肌强直及肌张力不协调。
(6)辅助检查:头部CT扫描、头部MRI检查、脑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查等对于脑瘫的治疗是越早小孩恢复的越好,因为脑组织在一岁以内尚未发育成熟,还处在迅速生长阶段,而脑瘫造成的脑损伤也处于初级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固定化,所以这一时期的可塑性大,代偿恢复能力强,在这一时期治疗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