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球蛋白一般位于甲状腺细胞内,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的大分子糖蛋白复合物。正常人血液中甲状腺球蛋白含量相对比较低,当甲状腺滤泡壁受损,可导致大量的甲状腺球蛋白释放入血,从而出现甲状腺球蛋白高,可由补充碘元素、甲状腺良性疾病、甲状腺组织增大、手术因素等导致。
1、补充碘元素:如果患者需要补碘,也可能出现甲状腺球蛋白明显升高,因为甲状腺激素需要在甲状腺球蛋白基础上进行合成碘,甲状腺球蛋白多,才能达到补碘效果;
2、甲状腺良性疾病:如甲状腺炎、桥本氏甲状腺炎、无痛性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肿等多种良性的甲状腺疾病,由于甲状腺滤泡壁受到破坏,可造成甲状腺球蛋白大量释放;
3、甲状腺组织增大:可由于外界刺激或者自身内分泌紊乱,造成激素分泌异常,出现甲状腺组织增大,造成甲状腺滤泡受损,导致大量的甲状腺球蛋白释放,也可使甲状腺球蛋白升高,如结节性甲状腺肿;
4、手术因素:进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手术时,可能造成甲状腺滤泡细胞被破坏,导致甲状腺球蛋白大量释放,术后测量甲状腺球蛋白,通常会出现增高。
此外,对于甲状腺恶性疾病,即甲状腺肿瘤的患者,在成功进行甲状腺全部切除术或放射性碘-131治疗后,基本上血清中测不出甲状腺球蛋白,若测出甲状腺球蛋白较高,多代表存在肿瘤的转移病灶,导致甲状腺球蛋白大量释放出现增高。建议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限制碘盐的摄入量。适当休息,避免熬夜,并针对其原发疾病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