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经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脑部疾病的治疗手段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革新。面对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等顽固性运动障碍疾病,传统疗法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昆明康瑞脑科医院作为脑病治疗领域的先锋,引入并成熟应用了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为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
聚焦真实案例,见证治疗效果
患在昆明康瑞脑科医院,我们见证了无数像邵女士这样的患者通过DBS脑深部电刺激手术重获新生。邵女士患帕金森病已有5年,药物治疗效果逐渐变差,出现了剂末现象和异动症等并发症。经我院神经外科专家评估后,决定采用DBS手术治疗。术后,邵女士的震颤、肌张力异常等症状消失,生活质量大幅提高。这一案例充分证明了DBS技术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DBS从毁损术到精准调控的飞跃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俗称为“脑起搏器”,利用脑立体定向手术在脑深部某个特定核团置入刺激电极,通过电刺激控制脑内核团神经元活动,达到治疗作用。具有可逆、可调节、可同时进行双侧治疗等优点。
早期的脑立体定向技术,主要依赖于深部核团毁损术,即通过射频毁损异常活跃的神经核团,以减轻震颤和肌强直等症状。然而,这种方法虽短期内效果显著,但长期疗效并不明确,且双侧毁损术存在较高的并发症风险,如言语障碍、平衡失调等。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无损伤的脑深部电刺激术(DBS)逐渐崭露头角。它利用脑立体定向手术,在脑深部特定核团如丘脑底核(STN)或苍白球内侧部(GPi)置入刺激电极,通过高频电刺激调节异常神经环路,实现症状的有效控制。DBS不仅避免了毁损术的不可逆性,还保留了正常脑组织的功能,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持久的治疗方案。
DBS的核心优势:精准微创,安全持久
精准微创,损伤可控:DBS手术采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实现毫米级核团定位,电极置入创口微小,仅针对目标核团进行刺激,对周围正常脑组织的损伤极小。相较于传统开颅手术,DBS的创伤程度大幅降低,术后脑组织水肿、出血等并发症风险显著下降。
安全持久,疗效稳定:DBS技术经过长期临床应用验证,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传统毁损术。其疗效具有持久性,可长期稳定控制症状,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生活能力,并显著降低术后药物用量,避免疾病进展导致的功能衰退。
DBS的适用范围覆盖广泛
运动障碍疾病:DBS技术广泛应用于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癫痫、肌张力障碍、梅杰综合征、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等多种运动障碍疾病的治疗。通过精准调控异常神经电活动,DBS显著改善了患者的运动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
功能性脑疾病:除了运动障碍疾病,DBS还在强迫症、严重抑郁症、严重焦虑症、恐怖症、神经性厌食症等功能性脑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疗效。这一发现为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DBS术后常见疑问解答
1.手机、微波炉会影响设备吗?
普通家用设备如手机、微波炉、电视等均不会影响DBS设备。但需注意,避免将手机长时间放在靠近脉冲发生器的口袋中,接电话时使用另一只手,并保持10厘米以上的距离。
2.术后睡眠不好怎么办?
睡前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可用温水泡脚或听轻柔音乐助眠。若仍无法入睡,切勿自行服用安眠药,应及时联系医生调整参数或开具助眠药物。
3.突然感觉震颤变重了,是设备坏了吗?
先别慌张,可能是参数需要微调或近期休息不足、漏吃药等原因所致。先按平时方式服药并休息片刻,若未改善再及时联系主治医生。
4.术后还用吃药吗?
DBS手术是“帮药物减负”,而非“代替药物”。术后仍需严格按医生指导的剂量服药,切勿自行增减药量。若服药后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剂量。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作为神经调控领域的璀璨明珠,正以其精准微创、安全持久的特点,为众多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昆明康瑞脑科医院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将DBS技术应用于更多疾病领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