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现代医学中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较高。而中医对于脑梗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式,在中医理论中,脑梗属于“中风”范畴,其病因病机复杂,涉及多个脏腑功能失调。昆明康瑞脑科医院中医科主任宋军医生从中医角度解读了脑梗的病因,并详细介绍了中医辨证治疗法在脑梗康复中的应用。
中医对脑梗病因的认识
气血失调:中医认为,气血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气血流畅,则身体各脏腑器官得以濡养,功能正常。若因各种原因导致气血失调,如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或气滞阻碍血行,均可使血液瘀滞,形成瘀血。瘀血一旦阻滞于脑部脉络,就会影响脑部气血的正常流通,进而引发脑梗。例如,长期过度劳累、久病体虚等情况,容易导致人体正气亏虚,气运血无力,结果造成脑部血脉瘀阻,引发脑梗。
虚痰湿内生:饮食不节在中医看来是导致痰湿内生的常见原因。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常过度食用肥甘厚味、辛辣油腻之品,这些食物不易消化,易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后,水湿不能正常代谢,就会凝聚成痰。痰湿在体内积聚,随气血运行至脑部,阻滞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也是引发脑梗的重要因素。此外,情志不畅,肝郁气滞,也可影响脾的运化功能,间接导致痰湿内生,增加脑梗发病风险。
肝肾亏虚: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可以相互转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脏腑功能逐渐衰退,肝肾也不例外。肝肾亏虚时,肝血不足则不能滋养筋脉,肾精亏虚则髓海失养。在这种情况下,人体的阴阳平衡被打破,阴虚阳亢,虚风内动,容易上扰清窍,导致脑部气血逆乱,脉络痹阻,从而诱发脑梗。同时,肝肾亏虚还使得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到外邪侵袭,进一步加重病情。
中医辨证治疗法
急性期治疗
风火上扰证:此证型患者常表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謇涩,伴有面红目赤,眩晕头痛,口苦咽干等症状。治疗上,宋军医生强调应采用平肝泻火、熄风通络之法,常选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石决明重镇潜阳,黄芩、栀子清热泻火,牛膝引血下行,诸药合用,以达到平息内风、清泻肝火、通利经络的目的。
痰热腑实证:这类患者除有脑梗的常见症状外,还伴有腹胀便秘,痰多,舌苔黄腻等表现。治疗时以通腑泄热、化痰通络为原则,常用星蒌承气汤。方中大黄、芒硝通腑泄热,瓜蒌、胆南星清热化痰,再配合其他活血化瘀、通络之品,使痰热从大便而去,减轻痰热对脑部经络的阻滞,促进病情好转。
恢复期治疗
气虚血瘀证:恢复期患者若出现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等症状,多属气虚血瘀证。此时治疗宜益气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是常用方剂。方中重用黄芪补气,以气行血,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协同黄芪,增强活血通络之力,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肝肾亏虚证:对于表现为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的患者,中医辨证为肝肾亏虚证。治疗采用滋养肝肾的方法,可选用左归丸合地黄饮子加减。通过滋养肝肾之阴,填补精髓,以达到濡养筋脉、恢复肢体功能的目的。
治脑梗,到昆明康瑞脑科医院
昆明康瑞脑科医院在脑梗的中医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医院汇聚了多名经验丰富的中医专家,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同时,医院结合现代康复技术,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显著提高了脑梗患者的康复效果。此外,医院还注重患者的长期调理和健康管理,通过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功能,预防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