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的成长道路上,家长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挑战,其中多动症(ADHD)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多动症,昆明康瑞脑科医院特邀专家宋慰春教授,为大家详细解析关于多动症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多动症不是病
宋慰春教授指出,多动症在医学上被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儿童较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它与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因素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多动症儿童在临床上常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这些症状会对儿童的学业、情感、认知功能和社交能力造成多方面的损害。因此,家长们应正确认识多动症,它是一种需要专业干预的疾病。
误区二:孩子好动就是多动症
宋慰春教授强调,好动与多动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首先,从注意与兴趣的关系来看,多动症儿童缺乏特殊的兴趣爱好,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而好动的孩子则能在感兴趣的事情上专心致志。其次,在行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及系统性方面,好动孩子的行为通常具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而多动症儿童则表现出冲动、无目的、杂乱无章的行为。在自制能力上,好动的孩子在严肃或陌生的环境中能够自我控制,而多动症儿童则缺乏这种能力,常不分场合地表现出冲动行为。
误区三:我小时候也多动,长大就好了
针对这一误区,宋慰春教授提醒家长们,儿童时期的多动症可能会延续到成年。虽然有些家长表示自己小时候也曾调皮好动,但并未影响成年后的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的多动症也会自然消失。实际上,多动症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业、人际关系甚至亲子关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家长们不应抱有侥幸心理,而应尽早带孩子进行专业评估与干预,以避免潜在的社会功能损害。
误区四:女孩就不会得多动症吗?
宋慰春教授指出,虽然男孩比女孩更容易表现出ADHD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女孩就不会得多动症。实际上,很多学者认为女孩的多动症问题并不少见,只是她们的表现方式可能与男孩不同。女孩的多动症更多地以“注意缺陷”为主要表现,因此她们的异常行为可能不那么明显,容易被忽视。然而,多动症对女孩的影响同样严重,因此家长们应提高警惕,关注女孩的行为变化,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昆明康瑞脑科医院携手宋慰春教授,致力于帮助家长走出多动症的误区,为孩子们提供科学、专业的诊疗服务。如果您对多动症有任何疑问或担忧,请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