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儿科医院:昆明康瑞医院提醒您孩子抽动症不容忽视

昆明康瑞医院

孩子突然出现频繁眨眼、伸舌头、噘嘴、吸鼻子、摇头、耸肩等奇怪行为?家长要注意了这可能不只是孩子调皮、好动或搞怪而是患上了抽动症。

1.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又叫“抽动障碍”(T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

家长如何判断孩子只是调皮搞怪,还是患上抽动症?如果只是孩子行为搞怪,这是可控的,是能自主停下来的;而抽动症是不由自主的,罹患病症的儿童往往会发出和做出自己不想或不能控制的声音和举动,尤其需要注意5-10岁的学龄前、学龄期儿童。

2.抽动症的症状

①运动性抽动

一块或多块肌肉快速地、无意义地收缩,或更有目的性的一组复杂动作。常见有:眨眼、噘嘴、皱鼻、摇头、耸肩、拍手、举臂、踢腿、挺胸、收腹、扭腰等动作。

②发声性抽动

突然出现的无意义的噪音或声音,或无意义的单词、短语等,是由于呼吸肌、咽肌、喉肌、口腔肌和鼻肌的抽动引起的。常可发出:吸鼻声、清嗓声、咳嗽声、尖叫声、犬吠声、咕噜声、污秽言语等。

③感觉性抽动

患儿在运动或发声性抽动之前有局部不适感或先兆,例如压迫感、痒感、痛感、热感、冷感或其他异样感。

3.抽动症治疗不及时的影响

有些家长认为“抽动症只是个小毛病,长大后就好了”,真的是这样吗?研究显示,一部分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进入青春期后,不但抽动症不能自愈,而且在成长及发病过程中还伴随着学习、社交、心理和身体上的不同损害,导致治疗难度增大。

①影响学习

课堂上不自主地抽动和发声导致注意力严重下降,势必导致学习成绩不佳,厌学、逃学。

②影响心理

由于孩子的异常行为会引起其他小朋友嘲笑、歧视,导致自信心缺乏,心生自卑感,与人交往困难,久之则性格孤僻,出现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部分患儿长大后甚至发展成精神分裂。

③影响身体

长时间的抽动会导致局部肌肉变形和僵化,恢复缓慢,严重者甚至会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

4抽动症的治疗

抽动症的治疗是综合性、多方位的,包含药物治疗、中医疗法、健康教育、心理调护等,需要医生、心理治疗工作者、家长以及老师们的支持与合作,而积极的家庭干预疗法,是抽动症治疗非常重要的一环,将有利于减轻患儿的抽动症状,希望各位家长能够了解。

①家长应正确认识抽动症的性质和特征,并非孩子有意而为之,应减少对孩子的责备,出现抽动症状时不要紧张或当场提醒,营造良好、轻松的家庭氛围。

②告诉孩子抽动不是坏毛病,就像感冒、咳嗽一样平常,并且可以通过治疗而改善,帮助孩子消除自卑情绪,鼓励其与人交往,或指导孩子做有节律、缓慢的腹式深呼吸以放松心情。

③尽量让孩子忙碌起来,不过分关注自己的症状,或和孩子做游戏,训练孩子的自控能力,转移注意力。

④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增加户外活动的频率。

⑤清淡饮食,多吃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

⑥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⑦家长与学校的老师做好沟通,让老师也能了解有关抽动症的知识,并通过老师教导其他同学不要嘲笑、歧视患儿,由此帮助孩子消除紧张及自卑心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脑梗、脑瘫、脑萎缩、脑出血后遗症、脑梗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老年痴呆、共济失调、帕金森、特发性震颤、脊髓损伤、截瘫、肌张力障碍、神经损伤、面肌痉挛、面瘫、三叉神经痛、脑发育不良、抽动症、躯体化障碍、梅杰综合征、头晕、头痛、带状疱疹神经痛、脑炎后遗症、脑震荡后遗症、多系统萎缩、共济失调、精神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肌肉萎缩、周围神经损伤、末梢神经炎、脑白质病变、神经痛等,尤其擅长通过靶向修复疗法诊疗各类神经内科疾病,对脑萎缩、帕金森、癫痫的治疗有一套特殊的治疗方案。

擅长:脑梗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脑炎后遗症、脑震荡后遗症、脑萎缩、癫痫、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多系统萎缩、脊髓损伤、小脑共济失调、神经损伤、脑瘫、精神发育迟缓、脑发育不良、智力低下、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阿尔兹海默症、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肌肉萎缩、肌张力障碍、周围神经损伤、末梢神经炎、脑白质病变、神经痛、面瘫、梅杰综合征、各种头痛、头晕等神经系统疾病。

擅长:融合中西医学精髓,专注于神经系统和精神类疾病的综合治疗。深谙各类脑血管疾病、脑出血后遗症、脑梗塞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肌肉萎缩、脑萎缩、帕金森症、运动神经元病、脊髓损伤及神经损伤等复杂病症的病理机制。在精神系统领域,对于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躯体化障碍、抽动症、恐惧症、双相情感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等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