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小雨(化名)原本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直到半年前她的颈部开始不自主地向一侧扭转,双手也不受控制地扭曲成"鸡爪状"。同学嘲笑她"装怪",家人误以为"中邪",四处求医无果。终于在昆明康瑞医院,王来科医生确诊她患上了"肌张力障碍"。经过系统治疗,小雨的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终于重返校园。王来科医生指出:"这种疾病常被误诊,但科学治疗能让患者重获正常生活。"
什么是肌张力障碍?为何让人痛苦不堪?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肌肉不自主收缩,导致异常姿势或重复动作,常见于颈部(痉挛性斜颈)、手部(书写痉挛)或全身。王来科医生解释:"患者的肌肉就像一辆刹车失灵的汽车,明明想放松却持续紧绷,不仅造成身体畸形,还常伴随慢性疼痛和社会歧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揪出病因:遗传、外伤还是药物惹的祸?
王来科医生介绍,肌张力障碍可分为原发性(遗传相关)和继发性(脑损伤、药物副作用等)。长期服用某些精神类药物、一氧化碳中毒、脑炎等都可能是诱因。值得注意的是,约30%的患者会被误诊为"心理问题"或"癫痫",导致延误治疗。他强调:"精准诊断是治疗的第一步,基因检测和影像学检查至关重要。"
治疗关键:肉毒素+药物+手术的"三叉戟"攻击
"肌张力障碍需要个体化综合治疗。"王来科医生表示,局部症状可采用肉毒素注射精准松弛肌肉;全身性患者需配合口服药物如安坦、氯硝西泮调节神经递质;对药物无效的重症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可显著改善症状。小雨通过肉毒素注射结合康复训练,仅两个月就恢复了80%的正常功能。
患者误区:依赖短期效果忽视长期管理
许多患者注射肉毒素后症状缓解就中断治疗,或在网上购买"特效药"导致病情反复。王来科医生提醒:"肌张力障碍是慢性病,需定期调整治疗方案。盲目按摩或强行矫正可能加重肌肉痉挛,而心理疏导同样重要,焦虑抑郁会放大症状。"
昆明康瑞医院治疗优势:精准诊断+微创技术+全程管理
昆明康瑞医院运动障碍疾病诊疗中心由王来科医生领衔,拥有肌电图引导肉毒素注射、DBS术前评估等核心技术。医院采用"1+N"多学科模式,整合神经内科、康复科、心理科资源,为患者提供从诊断到康复的终身管理服务。在这里,每个"失控"的身体都能找到重获自由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