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的张阿姨半年前患过带状疱疹,皮疹消退后左肋间却留下顽固性疼痛。她听信"疼痛忍三个月就会好"的说法,结果疼痛越来越重,甚至不能穿衣服、盖被子。直到在昆明康瑞医院疼痛科,陈鸿耀医生采用神经阻滞联合脉冲射频治疗,才终于让她摆脱了持续半年的痛苦。这个案例揭示了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超过50%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因认识误区而延误治疗。
误区一:皮疹好了疼痛自然会消失
陈鸿耀医生指出,这是危险的误区。带状疱疹病毒对神经的损伤可能持续存在,临床上将皮疹消退后持续超过1个月的疼痛定义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数据显示,约30%的患者疼痛会持续1年以上,10%的患者甚至疼痛超过10年。早期干预才能有效预防慢性疼痛的形成。
误区二:止痛药吃多了会成瘾
很多患者宁可硬扛也不用止痛药,担心药物依赖。陈鸿耀医生解释,治疗神经痛的一线药物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并非阿片类药物,不会成瘾。相反,长期剧烈疼痛会导致中枢敏化,形成"疼痛记忆",使治疗更加困难。规范用药既能缓解痛苦,又能预防疼痛慢性化。
误区三:神经痛治不好只能忍着
"这病没法治"的错误观念让很多患者放弃治疗。陈鸿耀医生强调,现代医学对神经痛已有阶梯化治疗方案:从药物、神经阻滞,到脉冲射频、脊髓电刺激等微创介入治疗,90%的患者能找到适合的治疗方法。昆明康瑞医院接诊的患者中,85%通过系统治疗疼痛缓解超过50%。
误区四:打疫苗也不能预防后遗痛
不少中老年人认为"打疫苗只能预防疱疹,不能预防疼痛"。陈鸿耀医生指出,研究证实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可将后遗神经痛风险降低90%。特别是50岁以上人群,即使曾经患过带状疱疹,接种疫苗仍能显著降低复发风险及疼痛程度。
误区五:热敷按摩能缓解疼痛
民间常用的热敷、按摩等方法可能适得其反。陈鸿耀医生警告,神经痛患者的皮肤通常异常敏感,热刺激可能加重疼痛。临床上常见因不当处理导致疼痛加重的案例。正确的做法是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任何形式的刺激。
昆明康瑞医院的三大治疗优势
精准诊断技术:采用红外热成像、痛觉定量检测等精准评估神经损伤;
阶梯治疗方案:从药物到微创介入,提供个性化疼痛管理方案;
多学科协作:神经科、中医科、康复科联合诊疗,确保极佳疗效。
陈鸿耀医生提醒:"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医学界公认的'极痛疾病'之一,但绝非不可战胜。"如果您或家人正受此困扰,建议尽早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