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昆明治精神病必选的精神病医院】-昆明精神病重磅推荐
感觉精神病好了就能停药?这个误区可能让治疗前功尽弃
“医生,我感觉自己完全好了,不用再吃药了吧?”
“症状消失了,药也该停了吧?”
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不少患者和家属认为精神症状消失就意味着疾病痊愈,于是自行减药或停药。
这种做法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精神疾病与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属于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甚至终生管理。药物治疗的目的不仅是消除当前症状,更是为了防止复发,维持长期稳定。
01精神科药物治疗,不只是“吃点药”
精神科药物治疗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通常分为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治疗。
以精神分裂症为例,急性期治疗为6-12周,症状缓解后需要至少6个月的巩固期治疗。
维持期治疗的时间更长:首发患者至少2年,一次复发的患者需要3-5年,5年内有2次以上复发患者应长期维持治疗。
抑郁症的治疗同样需要长期坚持:急性期治疗约8-12周,症状缓解后需要4-9个月的巩固期,然后是2-3年的维持期治疗。完成整个疗程后,才能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药至停药。
精神疾病是慢性病,其治疗不是简单的“吃点药”,而是对大脑功能的长期维护。每一次病情复发,都会对患者的大脑造成新的损伤,导致认知功能逐渐下降、社会功能逐渐衰退。
02擅自停药的三大风险
擅自停药会带来一系列风险,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停药综合征的“报复性反扑”
突然停药可能引发严重的撤药反应,医学上称为“停药综合征”。不同药物导致的停药反应不同:抗抑郁药可能引发头晕、失眠、焦虑、电击样头痛。
抗精神病药突然停药可能诱发激越、幻觉复发,甚至出现恶性综合征。镇静催眠药可能导致癫痫发作、震颤、谵妄等严重反应
复发风险显著增加
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自行停药后,1年内复发率高达50%-85%,精神分裂症患者停药后复发风险是持续用药者的5倍\。
精神疾病的复发不同于简单“病情反复”,而可能是一次比一次严重,治疗难度也会增加。
治疗前功尽弃
擅自停药可能导致之前的治疗前功尽弃。当病情复发需要重新治疗时,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更大剂量才能达到之前的治疗效果,甚至可能出现耐药性。
03感觉好了也不能自行停药?
“感觉好了”不等于“病好了”
精神科药物起效后,症状逐渐缓解,患者自我感觉改善。但这种“感觉好了”仅仅是药物控制了症状,并不代表病理改变已完全修复。
大脑神经功能的调节需要足够时间才能稳定。突然停药会打破刚刚建立的平衡,导致症状快速反弹。
药物不是“对症治疗”,而是“对因治疗”
精神科药物通过调节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起效,这需要持续作用才能根本改善大脑功能。
神经功能的修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药物长期维持在一个稳定浓度。即使症状消失,药物仍在继续发挥着稳定神经功能的作用。
04精神科药物会成瘾吗?
很多人担心长期服药会“上瘾”,这也是导致擅自停药的原因之一。实际上,除镇静催眠药外,大多数精神科药物不会产生依赖。
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等需要长期服用,是因为疾病本身需要长期治疗,而非药物有依赖性。
有些患者长期服药后突然停药出现不适,这往往是“撤药反应”而非“药物成瘾”。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逐步减量可以避免这些反应。
治疗精神病就到昆明南大脑科医院,昆明南大脑科医院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雄厚的专家团。长期致力于精神心理疾病的研究与诊疗。医院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结合现代化诊疗技术,治疗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强迫症,头晕头痛、精神障碍、躯体化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等。在精神疾病的科学预防、早期、康复治疗、后期的护理等方面取得巨大的医学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