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治疗的新动态是什么
脑瘫又称大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患儿在出生前或出生后一个月内,受到各种损伤因素的刺激引起的脑细胞受损,从而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可导致智力障碍、运动共济失调、运动和感觉障碍等。小儿脑瘫患者的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抬头、翻身、坐立等发育落后;姿势异常常见的异常姿势有头后仰、眼斜视、上肢内旋手后背、下肢内收踮脚尖等。患儿母亲多有难产史,孩子出生前后也多有缺氧、窒息等情况。
小儿脑瘫患者中有高达75%的人为痉挛型,他们的张力明显高于同类的正常儿童。当患儿受到各种刺激:如使劲、激动、失去平衡、害怕或焦虑,都会进一步导致肌肉张力升高。痉挛程度较为严重的儿童肢体运动明显减少,而且动作刻板、别扭,头经常不能放在正中位置,常常是转向一侧或后仰,手肩向下旋转、屈曲或伸展;双手常成握拳状,拇指贴掌心,其余四指将拇指握住,手背朝前,掌心向下;脊柱常不同程度出现后凸或者侧弯,髋关节部位常不能充分伸展而保持一定程度屈曲;下肢常出现交叉,跟腱紧张导致扶站时足底无法放平,只能脚尖着地。目前,我们在传统SPR手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与提升,以的FSPR术(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跟部分离断术)为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治疗,取得了极佳的治果:利用术中诱发电位和肌电记录技术对手术进行全程监测,使手术更具客观性,大限度地克服了完全依赖经验的主观性;也使脑瘫的手术治疗更具有科学性,成为脑瘫治疗的又一次飞跃。
详细的来说,FSPR就是通过对脊髓神经后根的处理,全面调整患者的肌肉张力,使患者的多个痉挛肌肉或肌群的肌张力尽量接近正常状态,且可以长期、稳定、地解决患者肌肉痉挛的痛苦,为其运动功能大限度的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值得一提的,FSPR只是选择性地阻断患者部分神经后根纤维,而不会影响支配肌肉运动的神经前根及运动功能。具体的手术部位,可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定:在腰椎部进行手术可解决下肢痉挛,在颈椎部进行手术可解决上肢痉挛。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腰骶段FSPR进行治疗,限制性切除L2~L5的棘突和椎板保留各椎间小关节(开窗法和跳跃法)。
相比以往的治疗方法,我们做了一些改进,比如:鉴别并分离L2~S1脊神经前后根,将脊神经后根分成小束;神经阈值测定仪电刺激诱发双下肢痉挛,确定阈值,切断阈值较高的神经束支;采用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多导肌电图连续术中记录使手术更为科学客观,克服主观经验的盲目性,提高降低并发症;保留棘突的单侧半椎板切开0.6cm方法治疗单侧肢体痉挛。目前FSPR已成为国内外痉挛性脑瘫患者治疗的首选,且效果为直接与显著。需要注意的是,在手术前应针对每个小儿脑瘫患者的不同情况作出包括术前评估、选择合适方法等,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在实施FSPR后也应坚持长期正规的康复训练,从而保证康复。另外要记住,脑瘫治疗是多阶段的长期工作,需要不同的专业人员协同配合,发挥团队精神,包括家长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支持才能更快达到有效地控制疾病症状、改善功能的目的。
小儿脑瘫和四个因素有关
小儿脑瘫的出现不但对患儿有严重的危害,对家庭也有严重的影响,我们要清楚致病的因素,在怀孕前后都要合理的进行预防。
小儿脑瘫的原因
1、低体重儿(小于2500g):包括早产未成熟儿,足月小样儿。
2、先天性异常: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发育异常,在四肢性瘫痪的脑瘫病人中53%与先天性异常有关;在非四肢性瘫的脑瘫病人中,35%是先天性发育不良所致。
3、脑缺血缺氧:在脑瘫患者中,20%是由窒息及产伤所引起,导致缺血缺氧的因素有:
(1)母亲因素:如患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心力衰竭、大出血、贫血、休克或吸毒、药物过量等;
(2)胎盘因素: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坏死或胎盘功能不良等;
(3)脐带血流阻断:如脐带脱垂、压迫、打结或绕劲等;
(4)分娩过程异常:如臀位产、滞产、手术产(产钳)或应用麻醉药等;
(5)新生儿因素:除窒息外,还有许多心肺功能异常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呼吸窘迫综合症、周身循环衰竭、红细胞增多症。
4、核黄疸:为脑瘫重要原因,随着国产医学的进步,核黄疸引起脑瘫的比例下降。
小儿脑瘫预防
1、出生前的预防
(1)实行婚前保健:普及产前筛查,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进行性卫生、生育和遗传病知识的指导;有关婚配、生育等问题的咨询及男女双方可能患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进行医学检查,提出医学意见。
(2)搞好孕期保健:健康教育,定期产前检查;增加营养;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等。避免产前感染和服用禁忌药,不接触X线、化学毒物品等。加强孕晚期劳动保护,减少早产。
2、围产期的预防
(1)提高农村地区住院分娩率,加强产儿科医生产时监护。
(2)合理使用缩宫素,普及新生儿新法复苏技术。
(3)避免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出生。
(4)预防窒息和颅内出血。
(5)防治高胆红素血症。
3、出生后的预防
(1)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①实行住院分娩。②注意保护新生儿的皮肤。③保持新生儿脐部的干燥、清洁。④密切观察黄疸的消长。⑤注意观察前囟。⑥实行母乳喂养。
(2)建立高危儿档案,开展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定期体检(1—2月1次)同时,做Vojta姿势反射检查。
(3)正确对待腰椎穿刺:腰椎穿刺抽取少量脑积液用于检查,以了解疾病的性质和病情,为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从而减少颅内疾病后遗症的发生。为此家长应密切配合,共同为患儿的健康负责。
(4)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