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的“身体信号”:那些被误解的躯体症状
“我经常头痛、胃痛,但检查又没病,是不是装病?”作为心理医生,我常遇到被躯体症状困扰的恐惧症患者。这些“说不出的痛苦”,其实是大脑通过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恐惧症的躯体症状具有“放大效应”。当人恐惧时,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血管收缩、肌肉痉挛,引发头痛、胸闷;胃肠道作为“情绪器官”,会出现腹痛、腹泻;甚至皮肤也会“抗议”,表现为荨麻疹、湿疹。这些症状在医学检查中往往无异常,却真实地折磨着患者。
更棘手的是“躯体症状障碍”。部分患者因长期关注身体不适,反而忽视了背后的心理问题。曾有位患者因心悸就诊心内科,终发现是惊恐障碍在作祟。这种“心身分离”的状态,需要心理医生与专科医生协作诊断。
治疗躯体化症状需“身心同治”。药物方面,苯二氮䓬类药物可快速缓解急性焦虑,β受体阻滞剂能减轻心悸等躯体反应;心理治疗中,正念减压疗法能帮助患者觉察身体感受,减少对症状的过度关注;生活方式上,规律运动、冥想、瑜伽等放松训练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记住,身体不会“说谎”。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躯体症状时,不妨问问自己:“我是否被某种恐惧困扰?”承认情绪的存在,是疗愈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