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也会得焦虑症?这些类型家长要警惕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能有什么烦恼?”其实,焦虑症不分年龄,儿童焦虑症的表现可能更隐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孩子常见的焦虑类型。
一种是分离焦虑障碍。多见于学龄前儿童,表现为与父母分离时哭闹、拒绝上学、甚至做噩梦。曾有位5岁男孩,每天早上抱着妈妈腿哭:“我不要去幼儿园,你会被坏人抓走的!”这种焦虑源于对“失去保护”的恐惧,若持续超过4周,可能影响社交和学业。
第二种是特定恐惧症。孩子可能对特定事物产生极端恐惧,比如怕狗、怕黑暗、怕打针。有位7岁女孩,看到蜘蛛就会尖叫、躲到桌子底下,即使家长解释“蜘蛛不会伤害你”,她也无法控制恐惧。这种恐惧若影响日常生活,就需要干预。
第三种是社交焦虑障碍。孩子可能害怕与同龄人玩耍、拒绝上台表演,甚至因“怕被嘲笑”而拒绝上学。一位10岁男孩曾说:“我总觉得同学们在背后说我笨,所以我不敢和他们说话。”长期社交回避可能导致孤独感和自卑。
第四种是广泛性焦虑障碍。孩子可能过度担心作业、考试、家人健康,甚至“地球会不会爆炸”。他们常伴有身体症状,如头痛、胃痛、睡眠障碍。有位12岁女孩,每天睡前要检查门窗10次,否则“睡不着,总觉得有坏人进来”。
儿童焦虑症的治疗需要家长配合。比如,通过游戏疗法帮助孩子表达情绪,用“勇敢勋章”奖励孩子面对恐惧的行为,避免过度保护或批评。若症状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药物或心理治疗。
孩子并非永远阳光灿烂,他们的焦虑需要被看见、被理解。家长多一份耐心,孩子就少一份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