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WHO统计结果报道:2017年全球焦虑障碍患者约2.64亿,占总人口的3.6%;2005年—2015年期间,焦虑障碍患病率在全球增加14.9%。
而从我国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病种来看,构成精神障碍的五类主要疾病种高的为焦虑障碍(4.06%)。这也即意味着25个人里面就可能存在1位焦虑障碍患者。
焦虑无处不在、如影随形,却又烦恼重重、挥之不去。
焦虑有哪些特点?
首先我们要学会区分焦虑障碍与正常焦虑。
焦虑障碍的起因通常是源于内心而不是外界,似乎是对某个模糊、遥远、不可辨识的危险的反应。
如:担心自己会患某种疾病、担心自己会不被人喜欢……甚至不知道自己担心的是什么等等。
而正常的焦虑往往源于明确的外界客观事件或情境的刺激,比如:担心考试没法通过、担心负债无法还清、担心赶不上火车等;
其次,焦虑障碍则会过分激发身体的战斗系统,让身体裹足不前,会影响身体机能的发挥。
焦虑障碍对个体在生理、行为和心理方面都会有反应。
生理上,焦虑会引起心跳加快、肌肉紧张、恶心、口干舌燥、流汗等反应;
行为上,焦虑会限制你的活动、表达以及处理如此事务的能力;
心理上,焦虑会引起恐惧不安的主观体验。严重时,你可能感到你脱离了自己的身体,陷入死亡或发病的恐惧中。
而正常的焦虑往往会激发身体的战斗系统,让身体充满力量以应对现实困难,促使我们对困难做出建设性的反应以达到目标任务的完成。
此外,焦虑症分为急性焦虑(惊恐发作)和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前者程度更重,瞬间达到发作高峰,为突发性,也叫自发性焦虑;后者程度较轻,持续存在,在生活中自由漂浮,也叫浮游性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