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鼻中隔偏曲诊疗医院,济南耳鼻喉医院。科学治疗慢性鼻炎需结合病情评估、规范用药、物理干预、生活方式调整及长期管理,以下为分步骤的详细方案:
一、精准诊断,明确病因与分型
病史采集记录症状持续时间(如持续3个月以上)、发作频率(如季节性/常年性)。
询问过敏史(如尘螨、花粉、宠物毛发)、家族过敏史、职业暴露(如粉尘、化学物质)。
评估伴随症状:是否合并哮喘、结膜炎、鼻窦炎等。
专科检查前鼻镜检查:观察鼻黏膜颜色(苍白/充血/肥厚)、分泌物性质(清涕/脓涕)。
鼻内镜检查:评估鼻甲肥大程度、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结构异常。
过敏原检测: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明确过敏原(如尘螨、花粉)。
影像学检查:鼻窦CT(怀疑鼻窦炎时)或MRI(排除肿瘤等占位性病变)。
分型诊断过敏性鼻炎:鼻痒、喷嚏、流清涕,伴眼痒、哮喘。
非过敏性鼻炎:鼻塞、黏脓涕,无过敏史,可能由感染、药物、激素水平变化等引起。
混合型鼻炎:同时存在过敏与非过敏因素。
二、规范用药,阶梯治疗
1.基础治疗:鼻腔冲洗
方法:每日1-2次,使用生理盐水(0.9%NaCl)或专用冲洗剂(如海盐水)。
工具:挤压瓶、鼻冲洗器或电动喷雾器。
作用:清除分泌物、过敏原、细菌,减轻鼻黏膜水肿。
注意:水温接近体温(37℃),冲洗压力适中,避免呛咳。
2.药物治疗:根据分型选择
过敏性鼻炎鼻用糖皮质激素(一线药物):代表药: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
用法:每日1次,每侧鼻孔1-2喷,持续使用2-4周。
注意:少数人可能出现鼻干、鼻出血,长期使用需监测鼻黏膜状态。
抗组胺药(缓解鼻痒、喷嚏):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夜间服用避免嗜睡)。
鼻用:氮卓斯汀、奥洛他定鼻喷雾剂(起效快,局部作用强)。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合并哮喘时):代表药:孟鲁司特钠(每晚1片,10mg)。
非过敏性鼻炎鼻用糖皮质激素:同过敏性鼻炎,控制炎症。
减充血剂(短期缓解鼻塞):代表药: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连续使用≤7天)。
注意:避免长期使用导致药物性鼻炎。
黏液促排剂(稀释脓性分泌物):代表药: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氨溴索口服液。
感染性鼻炎(合并细菌感染)抗生素:代表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酯(疗程7-10天)。
注意:需医生评估后使用,避免滥用。
3.免疫治疗(脱敏治疗)
适用:明确过敏原(如尘螨、花粉)且无法避免接触者。
方法:皮下注射:每周1次,逐渐增加剂量,维持期每4-6周1次,疗程3-5年。
舌下含服:每日1次,含服后30分钟内不进食、饮水,疗程同皮下注射。
效果:长期缓解过敏症状,减少药物依赖,可能改变疾病进程。
注意:治疗初期可能加重症状,需在专业机构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