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鼻中隔治疗,山东省济南耳鼻喉医院。肥厚性鼻炎的中医调理方法注重整体调理与局部干预结合,通过中药、针灸、穴位贴敷、推拿按摩、饮食调理及生活方式调整等多维度改善鼻腔通气功能,具体如下:
一、中药调理:辨证施治,精准用药
中医将肥厚性鼻炎分为不同证型,根据病因选用方剂:
肺脾气虚型症状:鼻塞时轻时重,鼻涕清稀,面色萎黄,少气乏力。
方剂: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白术),补益肺脾,改善机体状态。
疗程:持续1-3个月,需中医师调整配伍。
气血瘀阻型症状:鼻塞严重,涕多黏稠,鼻甲肥大呈桑椹样,头晕头胀。
方剂:通窍活血汤(丹参、川芎、赤芍),活血化瘀,通络通窍。
注意:阴虚火旺者慎用,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
风寒型症状:鼻塞清涕,遇风冷加重。
方剂:苍耳子散(苍耳子、白芷、薄荷),散寒通窍。
禁忌:阴虚火旺者避免使用。
肺热壅盛型症状:鼻塞黄稠涕,发热恶寒。
方剂:辛夷清肺饮(辛夷、黄芩、桑白皮),清肺通窍。
饮食:避免辛辣食物,防止加重肺热。
二、针灸治疗:疏通经络,通利鼻窍
常用穴位迎香穴:鼻翼旁,缓解鼻塞效果显著。
印堂穴:两眉之间,通利鼻窍。
合谷穴:手阳明大肠经原穴,疏风解表。
风池穴:足少阳胆经,祛风散寒。
足三里穴:补益正气,增强体质。
治疗方式针刺:平补平泻手法,每周2-3次,10次为1疗程。
电针:对鼻甲肥大明显者,增强刺激,2-4周后鼻塞症状可减轻。
艾灸:温阳散寒,适用于肺脾气虚型,需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