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和四个因素有关
小儿脑瘫的出现不但对患儿有严重的危害,对家庭也有严重的影响,我们要清楚致病的因素,在怀孕前后都要合理的进行预防。
小儿脑瘫的原因
1、低体重儿(小于2500g):包括早产未成熟儿,足月小样儿。
2、先天性异常: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发育异常,在四肢性瘫痪的脑瘫病人中53%与先天性异常有关;在非四肢性瘫的脑瘫病人中,35%是先天性发育不良所致。
3、脑缺血缺氧:在脑瘫患者中,20%是由窒息及产伤所引起,导致缺血缺氧的因素有:
(1)母亲因素:如患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心力衰竭、大出血、贫血、休克或吸毒、药物过量等;
(2)胎盘因素: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坏死或胎盘功能不良等;
(3)脐带血流阻断:如脐带脱垂、压迫、打结或绕劲等;
(4)分娩过程异常:如臀位产、滞产、手术产(产钳)或应用麻醉药等;
(5)新生儿因素:除窒息外,还有许多心肺功能异常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呼吸窘迫综合症、周身循环衰竭、红细胞增多症。
4、核黄疸:为脑瘫重要原因,随着国产医学的进步,核黄疸引起脑瘫的比例下降。
小儿脑瘫预防
1、出生前的预防
(1)实行婚前保健:普及产前筛查,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进行性卫生、生育和遗传病知识的指导;有关婚配、生育等问题的咨询及男女双方可能患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进行医学检查,提出医学意见。
(2)搞好孕期保健:健康教育,定期产前检查;增加营养;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等。避免产前感染和服用禁忌药,不接触X线、化学毒物品等。加强孕晚期劳动保护,减少早产。
2、围产期的预防
(1)提高农村地区住院分娩率,加强产儿科医生产时监护。
(2)合理使用缩宫素,普及新生儿新法复苏技术。
(3)避免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出生。
(4)预防窒息和颅内出血。
(5)防治高胆红素血症。
3、出生后的预防
(1)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①实行住院分娩。②注意保护新生儿的皮肤。③保持新生儿脐部的干燥、清洁。④密切观察黄疸的消长。⑤注意观察前囟。⑥实行母乳喂养。
(2)建立高危儿档案,开展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定期体检(1—2月1次)同时,做Vojta姿势反射检查。
(3)正确对待腰椎穿刺:腰椎穿刺抽取少量脑积液用于检查,以了解疾病的性质和病情,为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从而减少颅内疾病后遗症的发生。为此家长应密切配合,共同为患儿的健康负责。
(4)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
痉挛性脑瘫症状有哪些
脑瘫是新生儿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危害性是很大的,会给患儿的成长和今后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所以一旦发现患有脑瘫就应该及时干预,及时治疗,及早纠正各种症状,尽量使孩子身体各项机能正常化。脑瘫有很多种类,其中常见、也典型的就是痉挛性脑瘫,这一类型大约占到所有脑瘫的70%左右。除此之外,还有肌张力不全型脑瘫、手足徐动型脑瘫、共济失调型脑瘫、强直型脑瘫、震颤型脑瘫、混合型脑瘫等等种类。痉挛性脑瘫症状有哪些呢?
痉挛性脑瘫主要表现为姿势异常和肢体运动动功能障碍,具体的有踮脚尖(脚跟不能着地,也叫尖足)、交叉腿(也就是剪刀步态)、仰趾畸形、膝关节屈曲、肘关节屈曲、腕关节屈曲、拇指内扣、握拳不紧、前臂旋前障碍等等。很多患儿不能独立行走,不能正常拿东西,生活难以自理,还有一些患者除了肢体症状外,还可以伴有智力迟缓、口角流涎、斜视、语言障碍等等,这给患儿及家庭造成极大的折磨和负担。所以新生儿出生后,父母要及时注意孩子的状态,发现异常要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确诊,及时治疗。目前我们开展周围神经缩窄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颈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等治疗不同类型的脑瘫,临床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