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月宝宝脑瘫表现 如何预防早产儿脑瘫

杭州天目山医院儿科

七个月宝宝脑瘫表现

七个月的脑瘫宝宝身体逐渐的在生长和发育,这时候会逐渐的显现出一定的脑瘫的症状表现,比如说宝宝身体比较硬,或者是比较软,宝宝这个时候伸手抓物异常,不能用手去抓东西,不会翻身,或者只能在一侧翻身等等,另外孩子如果出现手足眼不协调,这都可能是因为脑瘫的原因造成的。

七个月宝宝脑瘫症状

一、小儿脑瘫的初期症状与脑损伤程度有关

发育中的脑受到损伤后,必然发生相应的症状,小儿脑瘫的初期症状与脑损伤程度有关,脑损伤轻,症状发生晚且症状轻;脑损伤重则发生早、症状重,而且多个症状常复合存在,小儿脑瘫的初期症状越多、持续时间越长,发生脑瘫的可能性越大。

二、七个月宝宝身体过硬或过软

发运动减少,不能吸吮或哺乳无力,痉挛发作,易惊吓,哭声微弱或持续哭闹。俯卧位不能抬头,抱起时头不能竖直,小儿脑瘫的初期症状手握拳拇指内收,斜视,眼球不能追视。

三、不能伸手抓物

七个月宝宝在四五个月个在的时候,不能伸手抓物或左、右有差别,不会翻身或只向一侧翻,紧张时上肢屈曲内收手握拳,下肢交叉伸展或头后背、角弓反张,抓物时上肢硬直或后伸,两手不能到中线接触。

四、手、口、眼不协调

七个月脑瘫宝宝的手、口、眼不协调,不能把看到的东西抓得手,送到嘴,扶站时双下肢不能支撑或尖足交叉,还不能坐。

宝宝脑瘫的症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改变,家长如果可以及早把握住脑瘫的治疗时机,那么就可以避免孩子因为脑瘫发作受到更多的伤害。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存在脑瘫症状就应该把握时机,及早开始对脑瘫的治疗才可以避免孩子受到更大的危害,

如何预防早产儿脑瘫

早产儿脑瘫几率之所以会这么高是因为早产儿大脑还没有发育成熟,受到损伤的几率也是非常高的。你知道如何预防早产儿脑瘫吗?接下来,小编跟你分享产儿脑瘫的预防措施。

造成早产儿脑瘫的原因

一般造成早产儿脑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很难确定究竟是何种原因能造成早产儿脑瘫。据悉在产前3个月中,任何有害因素要是影响了胎儿大脑的正常形成,均可导致脑瘫。而心肺疾患、败血症、低钠血症、孕妇营养及感染等病症也是让胎儿患上早产儿脑瘫的高危因素。所以说早产儿脑瘫产生的原因可谓是多种多样,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针对脑瘫儿的治疗上,一般是进行笼统的治疗,而并非是根据造成原因的“对症下药”。

一般早产儿脑瘫的发病机制是脑组织缺氧、缺血、损伤、中毒,而这些因素也是脑性瘫痪的基本原因。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脑组织软化、纤维化。而一般我们分析早产儿脑瘫,也往往是从其发病机制或是发病的症状入手,因为很难找到早产儿脑瘫的发病原因。

早产儿脑瘫的预防措施

一个家庭中若是出现早产儿脑瘫都算是大不幸,因为早产儿脑瘫可谓是对家庭精神和财力的双重折磨,为了不让自己生出早产儿脑瘫,有什么好的预防方式呢?其实一般而言,早产儿脑瘫患儿的出生是和父母双方都有关的,所以在胎儿出生前父母双方就必须学习一些生育知识,像是实行婚前保健: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进行性卫生、生育和遗传病知识的指导;有关婚配、生育等问题的咨询及男女双方可能患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进行医学检查,提出医学意见。搞好孕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增加营养;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等。

而在围产期,则是要格外注意避免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出生、预防窒息和颅内出血和防治高胆红素血症这三个方面的发生。而在孩子出生之后,要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和正确对待腰椎穿刺。而在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方面,则是要格外注意护新生儿的皮肤、保持新生儿脐部的干燥清洁、密切观察黄疸的消长和坚持母乳喂养等,因为要知道母乳可谓是为宝宝提供免疫的道防线。

早产儿喂养方式

早产儿父母应咨询有经验的医生,选择合理的喂养方式。

1、母乳:对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的早产儿,母乳仍是出院后首先的选择。要注意母亲的饮食和营养均衡。

2、母乳+母乳强化剂: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和出院前评价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强化母乳喂养至胎龄40周。此后母乳强化的热卡密度应较住院期间略低,如半量强化(73kcal/100ml),根据生长情况而定。

由于母乳喂养对早产宝宝尤其重要,因此在宝宝住院期间,妈妈要坚持每天把奶挤出来送到医院。吃不完可以将母乳冷冻,在6个月内没有问题。这样妈妈的奶水才会越来越多,当宝宝出院后可以继续吃到母乳。

3、早产配方奶:人工喂养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需要喂至胎龄40周;如母乳喂养体重增长不满意可混合喂养(早产配方奶不超过每日总量的1/2),作为母乳的补充。

4、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适用于人工喂养的早产儿或作为母乳的补充。

5、婴儿配方奶:适用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良高危因素、出院后体重增长满意、人工喂养的早产儿或作为母乳不足时的补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儿童多动症、儿童抽动症、儿童矮小症、儿童性早熟

擅长:矮小症,性早熟,多动症,抽动症,遗尿症

擅长:矮小症,性早熟,多动症,抽动症,遗尿症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