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频繁尿床,在不少家长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殊不知,频繁尿床可能也是一种病。虽然频繁尿床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损害,但是对神经发育、生活质量等会产生负面影响,家长应重视5岁以上孩子夜遗尿问题,儿童遗尿症应尽早治疗、规范治疗,在各类医院的儿科、泌尿外科、中医科就诊。
遗尿症俗称“尿床”,指儿童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生理节律、膀胱机能紊乱以及遗传等多种因素。
什么样的“尿床”能够成为遗尿症?5岁以上的小孩,如果每周有1至3次尿裤子,并保持比较长的时间段,“几个月偶尔一次尿床或者小童经常尿床,一般都不会定义为遗尿症。”
每周尿床次数小于3次为轻度遗尿症,3到6次是中度遗尿症。每年有一部分遗尿症患者可以自发缓解,仍有部分患者的遗尿症状会延续至成人,其中重度遗尿基本不会自发缓解。
当夜间产尿量与蓄尿膀胱大小不匹配时,就会出现尿床。若产生的尿量过多或者膀胱太小,则会导致尿床。如果在婴幼儿期出现“尿床”,则未必是病态,但是如果5岁以下儿童每月还“尿床”数次时,则被诊断为“遗尿症”,需要实施治疗。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每5名5岁儿童中约有1人出现遗尿症,患病率为五分之一,每20名10岁儿童中约有1人出现遗尿症,患病率是小部分。
尿床症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但目前仍有不少家长对于夜遗尿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抱着“等等看”、“长大了就会好”、“是孩子太懒”等态度而延误就诊。
遗尿症患者需要接受正规治疗,如果改善生活习惯,仍然取不到预期效果,则需要用一下相应药物。遗尿症患者需要使用药物。另一方面,家长需要日常观察小孩排尿量和次数,并填写好排尿日记,看看是否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