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脑瘫的症状
爸爸妈妈都想生一个足月的健康聪明宝宝,但是早产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猜到的事情,有些早产儿特别容易患脑瘫。下面,小编来为你介绍早产儿脑瘫的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
早产儿脑瘫的症状1、运动落后和主动运动减少:正常小儿3个月时俯卧位时会抬头,仰卧位时有踢腿动作,而早产儿脑瘫患者很少有这些动作;正常小儿4~5个月时能主动伸手触物,而早产儿脑瘫患儿上肢活动很少。
2、肌张力异常:早产儿脑瘫患者比正常儿张力低或增高。
3、姿势异常:早产儿脑瘫患者经常有头向后仰,6个月坐位时后倒,两腿夹紧把尿和更换尿布困难等。
4、反射异常:正常小儿头部位置突然放低有拥抱反射(如惊吓一样表现),一般6个月以后消失而早产儿脑瘫患者不消失,还有其他各种反射异常。
早产儿脑瘫的原因1、母体因素引起早产儿脑瘫。母亲妊娠的年龄与小儿脑性瘫痪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母亲年龄在25~34岁的产妇其小儿脑性瘫痪的患病率低为0.092%,母亲年龄在40岁以上小儿脑性瘫痪的患病率高为0.33%,母亲年龄不足20岁的小儿脑性瘫痪的患病率是25~34岁母亲组的两倍。
2、胎儿宫内慢性缺氧引起早产儿脑瘫。胎儿期缺血、缺氧是引起早产儿脑瘫的病因,在胎儿期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子宫血流进行气体交换以获得氧气和排除二氧化碳,凡影响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的原因均可造成胎儿缺氧,而胎儿较长时间的缺氧会影响脑组织的发育引起脑损伤,轻度缺氧时母体多无明显症状,但对胎儿则会有影响。
3、遗传因素引起早产儿脑瘫。近年来的研究认为遗传因素在脑性瘫痪中影响越来越重要,有明显产前因素的脑性瘫痪中1/6为遗传因素所致,虽然遗传因素不是脑性瘫痪的主要原因,但存在着与脑性瘫痪有关的易感因素。
早产儿脑瘫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在婴儿期可以辅助应用一些神经营养药物如谷氨酸、脑活素、脑复康等,病变一旦固定这些药物也就起不了作用。这时可以使用一些肌肉松弛药物如巴氯酚等,但这些药物不能长期使用以免造成运动能力低下及药物毒性蓄积等不良反应。
2、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早产儿脑瘫患者重要的治疗方法,在早期治疗中尤为重要。通过康复训练可以使脑组织在不断的成熟和分化过程中,使被损害部分的机能得到代偿,从而使早产儿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得到改善。
3、中医治疗:祖国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主要为针灸和按摩。
4、手术治疗:在脑瘫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时手术就成为重要手段。
早产儿脑瘫护理措施1、日常生活护理
搞好早产儿脑瘫患者的清洁卫生,定期洗浴并及时更换衣服、床单、被褥;室内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定期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地面经常用消毒液拖檫保证早产儿脑瘫患儿室内的清洁卫生。早产儿脑瘫患儿因发育迟缓,各种动作的发育均迟于同期的健康小儿,行动不便,故应有专人守护。
2、饮食护理
需供给高热量、高蛋白及富有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对独立进食早产儿应进行饮食训练,在喂食时切勿在患儿牙齿紧咬情况下将匙硬行抽出以防损伤牙齿。喂食时应保持早产儿头处于中线位,患儿头后仰进食可致异物吸入,要让患儿学习进食动作,尽早脱离他人喂食的境地。
3、功能训练
早产儿瘫痪患者大脑病损是静止的,但所造成的神经功能缺陷并非永远固定不变,如不早期进行恰当治疗,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会固定下来,同时还会造成肌腱挛缩骨、关节畸形,进而加重了智力障碍。平时要给早产儿瘫痪患者丰富的语言刺激,鼓励患儿发声、矫正发声异常,并持之以恒地进行语言训练以增强患儿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势力。
脑瘫孩子都会做哪些康复训练
大家都知道脑瘫,谈到这个问题大家都觉得很恐怖,很多人觉得脑瘫是不是脑残,其实不一样的。所以每一个脑瘫的孩子一定是运动功能不好的,但是这个运动不好不一定有智力低下,其中有一部分是伴有智力低下,有部分伴随言语功能障碍还有吞咽功能障碍,还有孩子会伴发癫痫。所以脑瘫的主要康复治疗主要是针对运动功能障碍来设计的,但如果说您还伴随有其他功能障碍,同时要相应的进行这些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脑瘫的康复项目当中主要做运动,运动训练包括上肢的下肢的,还有一些手功能的训练作业的治疗,还有一些进行感觉统筹的训练,物理因子的治疗比如说钠疗电刺激等,还有的孩子因为有存在运动功能状态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是痉挛型的有些孩子接受能力比较低下,这种情况处理起来是不一样的。所以说脑瘫的孩子他归根结底一定要做康复训练的,而且康复训练开展得越早做得越全面越规范,它的预后也是更好的,越早介入康复脑瘫孩子预后就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