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前后预防脑瘫的训练方法 脑瘫的新定义

杭州天目山医院儿科

孕期前后预防脑瘫的训练方法

早产儿脑瘫1、平衡训练

将宝贝仰卧位放置被单上,两位家长分别抓住被单两头进行左右摇荡,每日2-4次。有助缓解宝贝肌紧张,促进平衡机制的建立。

早产儿脑瘫2、俯卧位抬头训练

早产儿从胎龄满40周(从预产期计算)开始,在吃奶前1小时、空腹觉醒状态下,俯卧在床上,妈咪用语言和玩具逗引宝贝抬头。每次约10分钟,每日4-6次。也可让宝贝俯卧在妈咪胸腹部,妈咪通过和宝贝对视、说话,逗引宝贝抬头。

早产儿脑瘫3、坐位训练

5-6个月开始让宝贝坐。先靠着坐,也可让宝贝双下肢分开,身体前倾坐,逐渐过渡到独坐。每日5-6次,每次5-10分钟。

早产儿脑瘫4、爬行训练

宝贝会翻身后开始练习爬行。俯卧位,前面有成人或玩具逗引,足底用手顶住,助宝贝前爬。开始时宝贝的腹部贴在床面,以后练习用手支撑身体、膝部跪着协调爬行,每日累积爬50-100米。

早产儿脑瘫5、翻身训练

宝贝3-4个月时,妈咪可用玩具引导宝贝翻身,可以给他们以适当帮助,每日至少7-8次。

早产儿脑瘫6、扶站、扶走和独走

从宝贝9-12月开始扶站、扶着走,逐渐过渡到独走。在此期间经常练习蹲下和起立活动。每日4-6次,每次5-10分钟。加强腿部肌肉训练。

早产儿脑瘫7、抓握训练

从3-4个月开始,将玩具放在宝贝前方手能够到的地方,诱导宝贝伸手抓物,每日7-8次。

脑瘫的新定义

穆晓红:脑瘫是出生前和出生后一个月之内在大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受到脑损害,它是一种非进行性,但是性的脑损害,它形成的是姿势的异常,以运动系统障碍为主的一种综合症,还常常伴行有听觉、视觉、精神、性格、情致等等方面的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叫静止性的脑病。脑瘫是出生前和出生后一个月内,在大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受到脑损害,引起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的综合征,是一种非进行性脑损害,可伴有听觉、视觉、精神、性格、情致等一系列变化。穆晓红:脑瘫它有个别部分,它伴有智力的低下,还有癫痫,视听的障碍,然后还有语言的障碍,甚至有泌尿系的疾病,另外还有心理的障碍,心理的障碍它一般常常是继发的,这些就是脑瘫的孩子他常常容易自闭而自卑,这样的时候在性格发育中,家长又过多的关爱,社会又很多的不接纳,所以这些孩子继发的形成了一种性格、行为、认知等等的一种障碍,所以我们叫它继发性的一种心理障碍。

一岁半脑瘫症状

脑症状表现为以下几点:一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四个月以上,即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和肌肉系统疾病。二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四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五体重增加不了,哺乳无力。四固定姿势,往往是由于颅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由字形姿势等,在一个月就可以见到。

为什么会脑瘫

脑瘫即脑性瘫痪,它是指婴儿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之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的脑功能损害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先天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语言障碍和癫痫发作等。脑瘫的病因比较复杂,包括先天遗传性的和后天获得性的。1、遗传性因素是指一些脑瘫患儿可能会有家族性遗传病史。如果父母亲是近亲结婚,或者家族中有出现脑瘫、智力障碍或先天性畸形者,那么幼儿发生脑瘫的概率就会增高。2、后天获得性的因素包括幼儿出生之前母体有外伤、营养缺乏或者尿毒症、糖尿病,以及放射线的接触史等等。也包括幼儿在出生过程中,产伤及难产、出血性疾病导致的颅内出血等等,比如在生产过程中因为难产而出现的窒息或缺氧等。出生以后的疾病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毒、头部外伤、严重窒息和心跳停止等等,也会出现脑性瘫痪。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儿童多动症、儿童抽动症、儿童矮小症、儿童性早熟

擅长:矮小症,性早熟,多动症,抽动症,遗尿症

擅长:矮小症,性早熟,多动症,抽动症,遗尿症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