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患儿的护理
脑性瘫痪病程长,见效慢,患儿家属易出现焦虑、忧愁,甚至有想放弃治疗的心理。积极有效地心理疏导可使其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耐心讲解脑瘫是可以通过物理治疗,康复治疗,药物治疗等适当的措施而达到康复目的,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小儿脑瘫患儿的护理措施。
脑瘫患儿的护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房间安静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期进行空气、地面消毒,晨间护理细心
2、注意对患儿的保暖,衣服应柔软舒适。餐具、奶具定期煮沸消毒。
3、营养合理:提倡母乳喂养,尤其是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母乳不足,采用合理的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幼儿补充各种辅食,包括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蛋白质。食物应易消化,高营养。例:牛乳、豆浆、蛋花汤、冲藕粉、果汁、牛肉汤等。
4、防止患儿的异常姿势,并教患儿练习应该完成而没有完成的动作。例如:翻身,爬行,用手持物,单膝跪立等。
脑瘫患儿给患儿的家长带去了很大的烦恼,提醒家长脑瘫儿除了积极的进行治疗之外,还应该关注小儿脑瘫患儿的饮食与营养。
大部分小儿脑瘫患儿伴随咀嚼障碍和吞咽障碍,由于口腔闭合能力差,经常流口水,使食物消化的步受到严重的影响。只能食入流质、半流质食物,影响一些营养物质的摄入。
小儿脑瘫患儿的营养需求特点:
1、能量消耗多,所需热量高。大多脑瘫患儿易出汗,每日丢失钠、钾、钙、氯较多。少活动,日光浴时间不足,易缺乏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经常上呼吸道感染,维生素A缺乏者也较多。
2、少食多餐,要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高纤维素,还多种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的平衡膳食。还应补充钙与维生素A和D,以防止骨质脱钙、疏松。
3、小儿脑瘫患儿的饮食特点应具备四大特点,“烂”、“细”、“鲜”、“软”。婴幼儿脑瘫的脑细胞发育离不开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
不能忽视小儿脑瘫患儿的饮食与营养,这样才能保证为小儿脑瘫患儿的恢复提供基本的保障。
胎儿缺氧多久会脑瘫
导致脑瘫的原因比较多,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胎儿在母体当中出现缺氧,出现窒息的情况,如果时间比较长,可能就会对大脑造成的损害,这时候孩子在出生了以后,可能就会引起脑瘫的病程表现。引起胎儿缺氧的表现比较多,比如说胎动发生改变,孩子的胎心出现异常等等。
胎儿缺氧会脑瘫吗
小儿脑瘫是患者由于大脑受到损伤而造成运动、语言等方面的障碍,脑瘫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造成小儿脑瘫的病因有哪些呢?临床研究表明胎儿缺氧缺血是造成小儿脑瘫的重要因素。种围产因素如宫内缺氧、产时窒息所致的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出血等也是严重的脑瘫致病因素,在脑瘫患者中,40%是由窒息产伤所致。
虽然孕后期胎儿的动作是大一些,但是如果反常还是应该及时去医院做胎心监护。如果一个原本活泼的胎儿突然安静,或一个原本安静的胎儿突然躁动不安,胎动低于10次/12小时或超过40次/12小时,则提示有可能胎儿宫内缺氧。宫内缺氧很容易导致胎儿脑部受到损伤,从而导致胎儿脑瘫。而脑瘫是胎儿在宫内或出生是的脑细胞缺血缺氧,或头受挤压,导致的后遗症。
胎儿缺氧的表现
1、胎动改变。胎动是胎儿正常的生理活动,一般在孕18-20周时孕妇就可以感觉到胎儿的活动。不同胎儿胎动的情况也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安静型的胎儿胎动的幅度较小,胎动的次数也较少。而兴奋型胎儿胎动动作大,次数多。
胎儿为了降低氧的消耗或缺氧影响中枢神经,会导致活动异常。如果一个原本活泼的胎儿突然变得安静,或一个原本安静的胎儿突然躁动不安,胎动频率低于10次/12小时或超过40次/12小时,则有表示胎儿有可能宫内缺氧。孕妇要密切观察胎儿胎动情况,若发现胎儿活动异常,则有可能是胎儿缺氧了,需要及时治疗。
2、胎心异常。正常情况下,胎儿的胎心率是有规律的,约为每分钟120-160次。孕妇可以借助胎心监测仪观察胎儿胎心情况。若胎心异常,则应间隔20分钟再听,如胎心过快,还应在没有胎动时复听。若胎心超过160次/分,为胎儿早期缺氧的信号;胎心少于120次/分甚至胎心停止,则为胎儿缺氧晚期。
3、胎儿生长停滞。胎儿生长情况可以通过测量宫高得知,正常情况下,孕28周以后,宫高应每周增加1厘米左右。若胎儿缺氧,胎儿的生长也会迟缓。孕妇可定时在家里或到医院测量宫高,如果持续两周没有出现增长,则应作进一步检查。
胎儿缺氧是很严重的问题,例如脑瘫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为了预防胎儿出现缺氧脑瘫的现象,我们就要知道胎儿缺氧的表现,一旦出现异常,我们就应该及时解决,否则就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到时想补救也迟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