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的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触发和免疫系统异常。研究发现,该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遗传因素是银屑病的重要成因之一。如果直系亲属中有人患银屑病,发生概率会显著升高,尤其是HLA基因相关多态性与该疾病密切相关。环境因素也可能诱发银屑病,尤其是季节变化、过敏原接触、吸烟、饮酒、感染如链球菌感染等外部刺激。心理压力、作息紊乱等因素会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加重病情或引发首发症状。免疫系统的异常也起到关键作用。患者的免疫系统会错误攻击皮肤细胞,导致皮肤细胞过度增生,形成明显的红斑、鳞屑等病征。而外伤、紫外线过度照射、手术创口等局部刺激也可能激活“同形反应”,进而导致银屑病出现或加重。
对已确诊的患者,建议避免诱发因素,如戒烟戒酒、管理情绪并减轻心理压力。感染或急性发作时,可使用局部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软膏、维A酸乳膏或焦油制剂,来缓解皮损;中重度患者可考虑系统药物治疗,包括生物制剂如乌司奴单抗、依奇珠单抗或甲氨蝶呤、环孢素;治疗过程中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控制炎症。针对慢性复发或顽固病例,光疗或联合治疗是有效选择。在治疗期间,应避免盲目用药或尝试不明来源的偏方,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多吃抗炎食品,如深海鱼、富含维C的蔬果等,减少发病可能。
一旦出现皮肤反复红肿、鳞屑明显加重或感到瘙痒,应尽快就医确诊,并定期随访,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由于病情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早期治疗是控制进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