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10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疼痛、排尿困难,伴体温升高,体温高时达到39℃,于是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后缓解不明显遂来我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并结合患者的病史确诊为肾结石、左侧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痛风,予以输尿管镜下激光碎石治疗。治疗后患者排尿困难、排尿疼痛等症状缓解,已出院。
【基本信息】男、62岁
【疾病类型】肾结石、左侧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痛风
【就诊医院】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6月
【治疗方案】输尿管镜下激光碎石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1天
【治果】治疗后患者排尿困难、排尿疼痛等症状缓解
一、初次面诊
10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疼痛、排尿困难,伴体温升高,体温高时达到39℃,于是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考虑为急性膀胱炎,给予留置导尿管引流尿流,并进行药物抗感染治疗,但治果不佳,于是转往当地上级医院。上级医院完善CT检查提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行保守排石治疗后,排尿疼痛等不适症状仍未见好转,遂到我科就诊。
我详细询问了患者的既往史、生活情况,了解到患者4年前在当地医院查出高血压,未服用药物,不过血压控制尚可,3年前又查出痛风,平时有规律服用降尿酸药物,尿酸控制尚可。随后建议患者进行了血常规、尿常规以及腹部CT检查,血尿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尿酸596mmol/L(正常90-360mmol/L)。腹部CT提示左侧输尿管下段结石,左侧输尿管、双肾周毛糙,合并感染可能,右肾小结石。
由于患者存在痛风病史,CT提示结石,尿酸升高,提示结石与高尿酸有关,所以综合考虑后终诊断为肾结石、左侧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痛风。
二、治疗经过
患者结石非常大,直径达到了4.1cm,而且左侧肾脏已经出现萎缩合并感染,考虑患者意愿后,拟行输尿管镜下激光碎石治疗。
麻醉完成后,输尿管镜自尿道口进入膀胱,找到左侧输尿管开口,继续进镜见左侧输尿管中段找到一大小约0.8x4.1cm结石,将结石粉碎后取石,继续进镜至膀胱处见大量结石,将结石粉碎后取石,于左侧输尿管管腔留置双J管,完成手术,术后安返病房,常规给予左氧氟沙星抗炎、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以及止痛、补液治疗。
三、治果
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未再出现排尿困难、排尿疼痛等不适。住院治疗11天后要求出院,查体:双侧肾区无明显叩击痛,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留置双J管引流通畅,引流液清亮,尿道口无红肿、无脓性分泌物,因此安排患者出院,嘱其回家后多喝水,并在1个月后会医院拔除双J管。
四、注意事项
1、多饮水,多排尿,每天的饮水应保证超过2000ml,并提倡在饭后3小时内和运动期间、运动后等多饮水,以稀释尿液,冲刷尿道,促进结石排出。
2、一周之内避免剧烈运动,一周之后需要多运动,可以做做一些跳跃的运动,可以促进结石的排出。
3、饮食方面要控制,限制含钙、含草酸食物及动物蛋白的摄入量,少吃过咸、腌制食物,多吃蔬菜瓜果。
4、积极控制血压和尿酸,遵医嘱用药,避免结石复发。
五、个人感悟
泌尿系结石是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的总称,其诱发原因有很多,包括饮水少、尿路感染、饮食、遗传等,还有一个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因素,那就是痛风。痛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一般经有效治疗能维持正常生活和工作,不会影响寿命。但如果治疗不当,会导致肾脏内尿酸浓度比一般人更高,而尿酸浓度过高就容易析出形成尿酸结晶,沉积在膀胱或输尿管内形成结石。而肾结石如果长期留在肾脏里面不进行治疗,就容易导致结石堵在肾盂口或是进入输尿管嵌顿梗阻,梗阻部位以上的输尿管和肾盂就会扩张、积水,这样就会逐步影响肾功能。
本次就诊患者存在痛风病史,检查也发现尿酸过高,因此考虑结石形成高尿酸有关。由于患者结石较大,保守治果不好,所以综合考虑后决定行手术治疗,手术去除了大部分结石,但是如果尿酸控制不好,很容易导致结石再次发生。因此痛风患者一定要控制好尿酸水平,避免出现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