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杰主任 儿童抽动症的表现症状和治疗方法

合肥天使儿童医院

李书杰主任简介:儿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熟练掌握儿科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治,在小儿自闭症、多动症、抽动症、语言发育迟缓的诊治以及儿童康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于脑瘫、癫痫、脑发育不良、语言发育迟缓等儿科疾病的治疗,对儿童矮小症、遗尿症、性早熟等小儿发育行为疾病的临床诊治方面有独特见解,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果。

小儿抽动症全名为“小儿抽动秽语综合症”,是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的一种,多发于5-12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男孩患病率高于女孩。小儿抽动症的患病原因有很多,比如:遗传、中枢神经递质失衡、神经生化改变、脑结构或功能异常、孕期脑损伤、环境刺激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儿科疾病。

小儿抽动症不会对人体健康状况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会干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为家庭增添不必要的负担。家长朋友们只有了解小儿抽动症的症状,才能够在患病初期尽早辨别,帮助孩子及时就医。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儿抽动症的表现吧!

一、运动性抽动。表现为眨眼、点头、撅嘴、伸舌、皱眉、缩鼻、摇头晃脑等,还有耸肩、跺脚、甩手、握拳、扭腰等,一般从头部抽动开始,逐渐蔓延至四肢和躯干。患病时间越长,运动性抽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快。

二、发声性抽动。发声性抽动可大致分为简单发声性抽动和复杂发声性抽动,前者会使经常发出“嗯”、“啊”、“哦”、“噢”等声音,或者出现咳嗽声、吸鼻声、清嗓声、犬吠声、呕吐声等;后者表现为无缘无故的尖叫或者骂人,说出的话语大多与所处环境没有太大的联系。

三、多发性抽动。表现为刻意重复别人的语言或者模仿别人的动作和表情,甚至出现秽语症和咒骂现象。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出现强迫症、多动症、自残行为和精神障碍等。

小儿抽动症没有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法,且治疗进程缓慢,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当孩子患上小儿抽动症时,家长朋友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心理疏导。家长要多多孩子的心理状态,帮助孩子排解内心的焦虑和压力,告诉他们要和朋友和谐相处,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同时,可以帮助孩子一些健康的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减轻心理压力。

二、改善教育方法。家长不应该只学习成绩而忽略孩子的内心想法,要学会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成长环境,用言传身教代替责备辱骂,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三、提高身体素质。健康的体魄是对抗疾病的武器,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吃水果蔬菜,多喝热水,经常锻炼,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爬山、游泳、骑车,缓解病情的同时还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四、规律生活。家长可以规定家庭用餐、睡觉、娱乐、学习的时间,教导孩子用过的物品放回原处,帮助孩子培养组织感和集体感,保持条理性,戒掉懒散不守规矩的性格。

温馨:以上是针对儿童抽动症的相关介绍,希望我们家长能够引起重视。即使孩子不幸患上小儿抽动症,家长也不应该将孩子区别对待,让孩子承受异样的眼光。治疗小儿抽动症不仅需要孩子的配合,更需要家长的努力,重要的就是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不抛弃不放弃,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矮小症、遗传性矮小、特发性矮小、生长激素缺乏症、性早熟、早发育、骨龄偏大偏小、肥胖症等

擅长:中西医诊疗儿童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抽动症、感统失调、遗尿症、青少年儿童心理发育等发育问题

擅长:青少年心理障碍、厌学、焦虑、抑郁、行为异常、儿童孤独症(自闭症)、语言发育迟缓、小儿多动症、学习困难、抽动症、智力低下、小儿脑瘫、癫痫、脑发育不良、遗尿症等小儿特殊慢病的诊治。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