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总是瘙痒一抓就起疙瘩,通常与皮肤过敏、湿疹、荨麻疹等疾病有关。这些问题可能由遗传、环境刺激、免疫系统反应等多种因素导致,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
1、皮肤过敏。接触某些物质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或食用某些食物如海鲜、坚果,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导致皮肤瘙痒并出现疙瘩。建议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必要时服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
2、湿疹。湿疹是一种慢性皮肤炎症,可能与遗传、环境湿度、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有关。典型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抓挠后出现红斑、丘疹。治疗可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糠酸莫米松,配合保湿霜如凡士林、丝塔芙、理肤泉。
3、荨麻疹。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皮肤病,表现为皮肤上突然出现红色风团,伴有剧烈瘙痒。病因可能与感染、药物、食物过敏有关。治疗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非索非那定、左西替利嗪,严重时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4、环境因素。气候干燥、高温、紫外线照射等环境因素可能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引发瘙痒。建议保持适宜的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外出时涂抹防晒霜,选择温和的清洁产品。
5、生活习惯。过度清洁、使用刺激性化妆品、穿着不透气的衣物可能加重皮肤问题。建议选择无香料、无酒精的护肤品,穿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长时间热水浴。
皮肤瘙痒起疙瘩的原因复杂,需结合症状、病史、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皮肤护理,远离刺激性物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