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发作根据初始表现可分为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两大类。部分性发作起源于大脑的某一局部区域,而全面性发作则涉及双侧大脑半球。
部分性发作进一步分为简单部分性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简单部分性发作时,患者意识保持清醒,可能表现为局部肢体抽搐、感觉异常或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异常。复杂部分性发作则伴有意识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自动症,如无意识地重复动作、咀嚼或摸索。部分性发作有时会发展为全面性发作,称为继发性全面性发作。
全面性发作包括失神发作、强直-阵挛发作、肌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等。失神发作多见于儿童,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患者突然停止活动,目光呆滞,持续数秒后恢复。强直-阵挛发作是常见的全面性发作类型,分为强直期和阵挛期,患者先出现全身肌肉强直,随后转为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丧失和尿失禁。肌阵挛发作表现为短暂的肌肉收缩,可能累及全身或局部。失张力发作则导致肌肉张力突然丧失,患者可能突然跌倒。
癫痫发作的类型与病因密切相关。遗传因素、脑部损伤、感染、代谢异常等均可诱发癫痫。诊断时需结合病史、脑电图和影像学检查。治疗上,抗癫痫药物是首选,常用药物包括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和拉莫三嗪。对于药物难治性癫痫,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病灶切除术、胼胝体切开术或迷走神经刺激术。
日常生活中,癫痫患者应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波动和闪光刺激。饮食上可尝试生酮饮食,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脂肪比例。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情绪和睡眠质量。家属应学习急救知识,在患者发作时保持冷静,避免强行约束或喂药,确保患者安全。定期复诊和调整治疗方案是控制癫痫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