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病是一种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需要注意定期检查以控制病情。核心检查包括脑电图、影像学检查和血液检查,同时需关注生活方式和药物管理。
1、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EEG)是诊断癫痫的关键检查,通过记录大脑电活动,帮助医生判断异常放电的类型和位置。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和视频脑电图是常用的三种方式。常规脑电图适合初步筛查,动态脑电图可记录24小时脑电活动,视频脑电图则结合视频监控,更精准地捕捉发作时的脑电变化。
2、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和PET-CT,用于排除或确认脑部结构异常。头颅CT适合快速筛查脑出血、肿瘤等病变;MRI能更清晰地显示脑组织细节,发现微小病灶;PET-CT则用于评估脑代谢情况,帮助定位癫痫灶。
3、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和药物浓度检测。血常规可排查感染或贫血;电解质检查有助于发现低钠、低钙等诱发因素;肝肾功能监测确保药物安全性;药物浓度检测则帮助调整抗癫痫药物的剂量。
4、生活方式管理
癫痫患者需避免诱发因素,如熬夜、饮酒、过度疲劳和强光刺激。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稳定病情。饮食上,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增加富含维生素B6、镁的食物如坚果、全谷物。
5、药物管理
抗癫痫药物是治疗的核心,常用药物包括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和拉莫三嗪。卡马西平适用于部分性发作,丙戊酸钠对全面性发作效果显著,拉莫三嗪则适合长期控制。患者需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药物浓度,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癫痫患者需通过脑电图、影像学和血液检查明确病情,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和规范用药,才能有效控制发作,提高生活质量。定期复查和与医生保持沟通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