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肿瘤是一组起源于纵隔的肿瘤,包括胸腺瘤、胸内甲状腺肿、支气管囊肿、皮样囊肿、畸胎瘤、淋巴肉瘤、恶性淋巴瘤、心包囊肿、脂肪瘤、神经原性肿瘤、食管囊肿等,以良性者居多。畸胎瘤多见于30岁以下,其余均多发生在40岁以上。本病除淋巴肉瘤和恶性淋巴瘤多数预后良好。
纵隔肿瘤病因和诊断
一、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多数位于后纵隔脊柱旁沟内,肿瘤边缘光整、界限清楚,肿瘤长期压迫可造成瘤体周围骨质改变,如肋间隙增宽、椎体和肋骨后端出现压迹或破坏以及椎间孔扩大。
二、位于后纵隔脊柱旁沟的神经源性肿瘤诊断准确率较高,一旦肿瘤生长较大或与纵隔内病变相混淆,CT可清晰地显示肿瘤轮廓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和骨质改变,并可通过CT值估计肿瘤的囊、实性;MRI可确定椎管内病变,对诊断哑铃性肿瘤有特殊价值。但是CT或MRI很难明确肿瘤的良、恶性,有文献报道肿瘤直径>10.0cm且伴有骨质破坏、胸腔积液等表现提示为恶性。
三、无论患者有无症状、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纵隔神经源性肿瘤一经诊断即需手术切除。对于小的神经源性肿瘤,胸膜外手术摘除可作为一个有效的手术方法,但关键是术前的确切定位,术中避免损伤胸膜。
哑铃型肿瘤术前应详细检查;摘除纵隔内肿瘤时易造成椎管内出血而压迫脊髓,但若患者有脊髓压迫症状就诊于神经外科时,应注意有无椎管外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