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紫癜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控的,但如果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肾脏损伤或消化道出血,就需要住院治疗。及时就医能够帮助避免病情恶化,因此当孩子出现典型症状时,如皮下出血点、腹痛或血尿,尽快到医院检查是必要的。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小血管炎症,常见于4-15岁的儿童。该病的主要原因与遗传、感染、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等外部或内部刺激有关。家族有过敏史的孩子患病风险更高,而感染上呼吸道病毒或细菌、摄入某些致敏食物或药物也可能会诱发疾病。典型症状包括皮肤上对称分布的紫色斑点(尤其是下肢和臀部)、关节疼痛、腹痛以及尿液异常(血尿或蛋白尿)。虽然大部分患儿病情较轻,可通过药物和休息自行缓解,但重点是关注是否有肾脏或其他器官受累。如果出现尿检异常、腹痛剧烈或呕血、便血等严重表现,就需要住院观察治疗,以确保病情受到良好控制。
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需根据病情采取个性化方案。药物治疗是核心,对于轻症患者,通常使用抗组胺药物来缓解过敏反应,如果关节疼痛明显,可酌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而当出现肾脏损害时,需加用激素如泼尼松控制炎症,结合免疫抑制剂改善免疫紊乱。饮食方面,建议避免可能的致敏食物如鱼虾蟹、坚果和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清淡。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蛋、豆制品,可支持身体修复。卧床休息至病情稳定,期间不要提重物或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重症情况下,住院治疗可能包括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并密切监控尿量和肾功能,必要时甚至需要血液净化治疗。
过敏性紫癜虽有一定的自限性,但并发症可能影响孩子的长期健康,因此定期随访非常重要。家长日常需注意给孩子减少病原暴露,如避免感冒、远离过敏原,并留意是否有症状复发的迹象。一旦发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切勿拖延。即便住院治疗的过程可能让家长和孩子感到焦虑,专业医学帮助和家庭耐心照顾终将让疾病得到控制,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