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尖锐湿疣的诊断方法
尖锐湿疣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性病,而口腔尖锐湿疣其中的一种类型。那么口腔尖锐湿疣该如何诊断呢?
尖锐湿疣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性病,而口腔尖锐湿疣其中的一种类型。那么口腔尖锐湿疣该如何诊断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口腔尖锐湿疣的诊断方法,供大家参考。
病理检查
主要为角化不全,棘层高度肥厚,乳头瘤样增生,表皮突增厚,延长,其增生程度可似假性上皮瘤样。刺细胞和基底细胞并有相当数量的核分裂、颇似癌变。但细胞排列规则,且增生上皮和真皮之间界限清楚。其特点为粒层和刺层上部细胞有明显的空泡形成。此种空泡细胞较正常大,胞浆着色淡、中央有大而圆,深嗜碱性的核。通常真皮水肿、毛细血管扩张以及周围较致密的慢性炎性浸润。Bushke-loewenstein巨大型尖锐湿疣,表皮极度向下生长,代替了其下面的组织、易与鳞状细胞相混,故须多次活检。若有缓慢发展之倾向,则为一种低度恶变的过程,即所谓疣状癌。
醋酸白试验
用3-5%醋酸外涂疣体2-5分钟,病灶部位变白稍隆起,肛门病损可能需要15分钟。本试验的原理是蛋白质与酸凝固变白的结果,HpV感染细胞产生的角蛋白与正常的未感染上皮细胞产生的不同,只有前者才能被醋酸脱色。醋酸白试验检测HpV的敏感性很高,它比常规检测观察组织学变化还好。但偶尔在上皮增厚或外伤擦破病例中出现假阳性、假阳性变白迹象显得界限不清和不规则。美国CDC提示,醋酸白试验并不是特异试验,且假阳性较常见。
免疫组织学检查
常用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方法(即pAp),显示湿疣内的病毒蛋白,以证明疣损害中有病毒抗原。HpV蛋白阳性时,尖锐湿疣的浅表上皮细胞内可出现淡红色的弱阳性反应。
基因诊断
迄今,HpV难于用传统的病毒培养及血清学技术检测,主要实验诊断技术是核酸杂交。近年来发展的pCR方法具有特异、敏感、简便、快速等优点,为HpV检测开辟了新途径。
组织化学检查
取少量病损组织制成涂片,用特异抗人类乳头瘤病毒的抗体作染色。如病损中有病毒抗原,则抗原抗体结合。在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方法中,核可被染成红色。此法特异性强且较迅速,对诊断有帮助。
尖锐湿疣患者如何鉴别诊断
尖锐湿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常发生在周边,那么感染尖锐湿疣病毒会出现哪些症状呢?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尖锐湿疣,又称疣,是由经性接触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阴道、阴茎、肛门内侧及其周围的疣。尖锐湿疣常见,由于其外观难看而易引起注意,可合并细菌感染并致免疫功能不全。引起女性宫颈感染的人乳头瘤病毒16亚型与18亚型,可以引起宫颈癌。这两种亚型病毒及其他人乳头瘤病毒可致宫颈内膜新生物或其他部位癌症,如:阴道癌、外阴癌、肛门癌、阴茎癌、咽喉癌或食管癌。
尖锐湿疣常发生于身体温湿部位,男性的阴茎末端及阴茎体、包皮下方,女性外阴、阴道壁、宫颈以及外阴周围皮肤。也可分布于肛周及直肠内,尤其男性同性恋及有肛交的女性。
患者常在感染后1~6个月出现症状,开始呈柔软、潮湿的粉红色小丘疹,以后迅速长大,并可形成蒂,多个疣常生长于同一区域,其表面粗糙极似小的菜花。孕妇免疫功能不全者,如AIDS或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以及有皮肤炎症的患者,尖锐湿疣生长非常迅速。
医生常从其特征性外观作出判断,然而有时可被误诊为二期梅毒结节。不典型外观,少见湿疣或持续尖锐湿疣可行手术切除,并行病理检查以确保无癌变。患宫颈尖锐湿疣的妇女应定期进行pap试验。
尖锐湿疣没有的方法。外疣可采用冷冻激光去除或局麻下手术切除。化学治疗,如用鬼臼树脂、或纯化毒素或三氯醋酸可直接用于治疗该病,然而这种治疗需数周至数月,并可烧伤周围皮肤,治疗常失败。尖锐湿疣复发频繁,需反复治疗,男性包皮环切术可有助于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