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1、中老年人多见;
2、多有动脉硬化及高血压;
3、发病前可有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表现;
4、静息时发病较多,常在睡醒后出现症状;
5、症状多几小时或更长时间内逐渐加重;
6、多数病人意识清楚,有失语、偏瘫、头晕、乏力、全身不适、纳差等表现。
临床类型:
1、完全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重,常于数小时内(6小时)达到高峰。
2、进展性卒中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48小时内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
3、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较轻,持续24小时以上,但可于3周内恢复。
实验室检查
1、头颅CT检查。发病24小时内不显示密度的变化,24-48小时后逐渐显示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的低密度梗死灶,如梗死体积较大可有占位效应。出血性脑梗塞呈混杂密度改变。
2、头颅核磁共振检查。脑梗死数小时内病灶区即有信号改变,能早期诊断脑梗塞。
3、血管造影。可发现血管狭窄与闭塞部位。目前多以核磁血管检查代替。
治疗原则
1、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低氧血症病人,要给予吸氧治疗
2、合理使用降压药在发病3天内一般不使用降压药
3、抗感染出现感染证据与意识障碍者使用抗生素
4.、纠正血糖
5、静脉溶栓
6、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7、抗凝治疗
8、脑保护治疗
9、降纤治疗
10、神经细胞营养剂治疗
11、外科治疗
12、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