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共20颗,上、下颌各10颗
宝宝从出生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乳牙
到2岁半左右20颗乳牙萌出完毕
从6—7岁至12—13岁
乳牙逐渐脱落而被恒牙所替代
•乳牙龋坏要不要管?•
•轻度乳牙龋坏需要及时进行补牙。
乳牙发生龋坏后,会导致宝宝牙齿疼痛,造成宝宝咀嚼能力下降,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宝宝有了蛀牙,家长不要掉以轻心,需要及时到正规的口腔科进行治疗!
否则,可能会引发恒牙胚、牙囊破坏、恒牙釉质发育不全,甚至影响恒牙的完整发育。
•乳牙龋坏到了牙髓,引起了剧烈的疼痛,则需要进行根管治疗。
•必要时需要拔除龋齿。
乳牙龋坏严重时,如果不拔除龋坏的乳牙,不但会造成孩子偏侧咀嚼,还会影响牙胚的正常发育。
当乳牙牙冠、牙根已经损坏严重,并且经常发炎,没有办法修复,已经没有了保留的价值,则可以进行拔除。
•乳牙龋坏的危害•
1.影响恒牙发育
乳牙龋坏后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引起根尖周炎,严重时还会影响继承恒牙的牙胚发育,造成恒牙的牙釉质发育不全、萌出异常、排列不齐等问题,甚至可能影响恒牙的正常生长。
2.影响孩子咀嚼与消化
乳牙发生龋坏,牙齿有缺损,导致孩子在吃东西的时候会伴有疼痛感,孩子不愿意咀嚼食物,咀嚼功能降低,进一步导致食物没有经过充分咀嚼就进入胃里,加重胃的负担,影响肠胃消化;还会影响营养的摄入,不利于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
3.引起错颌畸形
如果孩子的一侧乳牙有龋齿,并伴有疼痛,孩子长期用另一侧咀嚼,可能会导致错颌畸形,出现偏颌、面部不对称等情况。
上前牙有严重龋病而导致牙齿出现大面积缺损时,可能因此出现反颌,也就是俗称的地包天。
4.导致恒牙牙列不齐
严重的龋齿会导致牙齿的过早脱落,引发后面的牙齿向前移位,从而导致之后萌出的恒牙间隙不足,不能在正常的位置萌出,甚至导致恒牙牙列不齐。
5.影响形象,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孩子乳前牙由于龋病而发黑、发黄或者缺损,不仅影响美观,也可能由于牙齿缺损而导致发音不标准。
因此,家长在发现孩子有乳牙龋坏的情况后,应予以重视,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口腔科进行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如何保护乳牙?•
1.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宝宝还没有长出牙齿的时候,在宝宝喝完奶后,家长可以用沾湿的柔软纱布缠绕手指或者用手指套湿巾,轻轻擦拭宝宝的牙龈和口腔。
宝宝长出一颗牙齿后,就可以给宝宝刷牙了。
研究表明,使用含氟牙膏,可有效预防龋齿。
2.涂氟防蛀护理
从宝宝3岁开始,家长可以定期带宝宝去正规的口腔医院进行牙齿涂氟护理,预防龋齿。
3.牙线清洁乳牙
3岁以上的宝宝,家长可以使用牙线帮助宝宝清洁窝沟残渣,防止牙邻面龋坏,保持乳牙健康。
4.保持营养均衡
家长尽量让宝宝的饮食做到多样化,保持营养均衡,多吃水果、青菜、补充蛋白质,少吃甜食,防止龋齿的发生,保护乳牙健康。
5.尽量少用损害牙齿的药物
宝宝在乳牙萌出期间,尽量少用损害牙齿的药物,例如:四环素、土霉素等,如有必要,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6.定期口腔检查
在宝宝乳牙萌出后,建议家长每3—6个月定期带孩子到正规口腔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应及时进行治疗。
•如何选择儿童牙齿清洁工具?•
牙刷的选择
宝宝还没有长出牙齿的时候,可使用沾湿的柔软纱布或者手指套湿巾;
宝宝长出1-2颗牙齿可使用指套牙刷;
2-3颗牙齿可使用硅胶固齿牙刷;
8-11颗牙齿可使用尖型刷毛的硅胶固齿牙刷;
乳牙出齐后,可使用儿童专用牙刷。
在牙刷的选择上,尽量选择软硬适中的刷毛;
刷头长度不超过28毫米,大概宝宝两颗门牙宽度的牙刷。
建议每3个月更换1次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