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研究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显示,在中国,口腔疾病的患病率超过了90%,而就诊率不超过10%......
大多数人的口腔健康意识很薄弱,就算有钱,口腔健康意识并没有提高!
龋病和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常是缓慢发生的,早期无症状,等疼痛时可能到了疾病的中晚期,治疗起来很复杂,也会遭受更大的痛苦。
所以说,为保持牙齿坚固和牙周健康,每年洗一至两次牙,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洁牙是怎么洗的?
洁牙是利用洁牙仪产生的高频振动,通过洁牙机工作头把牙齿表面的牙结石、牙渍、菌斑等污渍击碎,然后通过仪器产生的水雾把碎石、菌斑冲刷下来。
二、洗牙到底在洗什么?
口腔健康的三大敌人:色素、牙菌斑以及牙结石。我们每天刷牙只能清除大部分细菌,长时间就会堆积大量牙菌斑和牙结石,利用超声波洁牙即可将其清除。
三、一年需要洗几次牙?
建议健康成年人需要每半年到1年洗一次牙,牙周病需要半年左右,甚至3个月洗一次牙,确保牙周的健康。
当牙龈出现炎症、刷牙出血、口腔异味或者存在牙结石的时候,就要进行洗牙治疗。
四、洗完牙后牙缝变大?
其实,洗牙本身并不会造成牙缝变大。有些人在洗牙后发现牙缝会变大,是因为本身患有牙周病,牙齿长期受牙石的堵塞导致牙龈萎缩。
通过洗牙去除牙石后,原本被牙石占据的空间释放出来会给人造成牙缝增宽的错觉,其实牙齿和牙缝并没有发生变化。
如果是健康的牙齿,洗牙一段时间以后,异样感就会消失。如果牙缝变大了,说明本身患有牙周病。定期洗牙能够有效清除牙石和牙斑菌,预防牙周病的发生。
五、洗完牙后牙齿松动?
洗牙前,牙齿周围是被许多牙结石包围,对于有牙周炎的人来说,牙结石的数量多,洗牙后牙结石被清理掉、牙龈肿胀和炎症消退,松动就会变明显,其实这只是一种错觉。
因此,洗牙不但不会造成牙齿松动,反而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牙周炎,防止牙齿松动、脱落。
六、牙齿会越洗越敏感?
很多洗完牙的人都说,牙齿变得酸痛敏感,吃东西还会发软。
是因为牙根部本身比较敏感,洗牙后失去了牙结石的假性保护,突然完全暴露于外界。但无需紧张,这种不适一般1-2周内就会慢慢消退。
七、洗牙导致牙龈出血?
其实健康的牙龈在洗牙时不会出血,牙龈出血是牙菌斑刺激牙龈发生炎症导致,炎症越严重,牙龈出血也越明显。
如果平常刷牙的时候就出血,说明牙龈炎症已经不轻了。
八、洗牙的时候会很痛?
健康的牙龈在洗牙时不会痛。牙结石多是有炎症的,如果只是清洗牙齿之上的牙结石,没有碰到发炎的牙龈自然不会引起不适。
如果牙结石洗不干净,治疗牙周病、牙龈炎的效果也就很有限。对于牙周病严重、牙结石较多的,可以采用局部麻醉等方法,以消除洗牙时的不适感。
九、洗牙能够美白牙齿?
洗牙的目的主要是清洁,可以清除牙齿表面的咖啡渍、茶渍和烟渍以及日积月累的牙结石,所以看起来会更洁白。
但是有很多人却误以为,只要去专业的口腔医院洗完牙,牙齿就一定能美白。实际上,洗牙无法改善牙齿内部的色素沉着,比如四环素牙、氟斑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