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脑瘫的认识
中医学历代没有脑瘫的概念,把它归为中医学“痿证”、“五迟”、“五软”、“五硬”、“痴呆”等范畴。痿证是指筋脉迟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的一种病证,五迟是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脚软、肌肉软?医林改错?论小儿半身不遂?云“手足痉挛,周身如泥塑,皆是气不大于四肢”。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疾病证治不当,使肝肾脾虚或瘀血内阻,病变部位在头。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王清任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脑有主思维、主记忆、主意念、主运动、主调节、主任物等作用。同时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脑为髓海”,“肾虚则脑髓失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手足六阳经皆上循于头面,六条阴经中有的循行于头面,有的则通过其经别合入与相表里的阳经而达到头面部。靳三针取穴主要是根据经脉辨证或现代解剖学理论分部取穴,如“四神针”就是按照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皮部的投影区和“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的理论进行组方,而且较古代医家的“四神聪”在脑的投影区域更宽阔,可提高人及动物的记忆力;“智三针”位于额部,由神庭和左右本神组成,与神志密切相关,现代医学认为大脑额叶和智力有关,故“智三针”是提高智力的要方;此外,肾藏志,主骨生髓,脑为髓海,根据标本根结理论,涌泉穴为肾经之根本所在,上病下取,所以“足智针”取涌泉为主穴,这些配方绝大部分是以3个穴位为1组,取穴方法简单,操作时间短,且多数集中在头部,适宜于较长时间留针,相对容易被孩子和家长接受。
脑瘫影响患儿智力吗
小儿脑瘫的出现,我们一定要重视,特别是要尽早发现,而且也要积极的进行合理的治疗,特别是它对患儿的严重危害我们则需要明白。
小儿脑瘫危害
1、运动功能障碍:具体表现为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者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2、智力障碍: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有1/4,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1/2,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1/4。
3、语言障碍:这也是常见的小儿脑瘫的危害,患儿出现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等症状。
4、影响视力:影响视力也是脑瘫的危害,比如:患上后没有及时的治疗,患者的眼球内斜视和屈光不正,如近视、弱视、斜视等,此外,还会导致牙齿发育障碍:牙齿质地疏松、易折,口面功能障碍,脸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时痉挛或不协调收缩等。
5、牙齿发育障碍:牙齿质地疏松、易折,口面功能障碍,脸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时痉挛或不协调收缩,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困难以及流口水等。
6、口面、牙功能障碍:有些脑瘫患儿会出现吸吮无力,吞咽、咀嚼困难,口唇闭合不佳,经常流口水等现象。手足徐动型患儿常常会出现龋齿或牙齿发育不全的症状。
7、感觉和认知异常:患儿常常会出现部分感觉的缺失如触觉、位置觉、实体觉等,由于缺乏正确的视觉空间和立体感觉,造成了患儿认知功能的缺陷,这对患儿康复训练中认识和学习新的知识带来了一些困难。
8、情绪、行为障碍:大多数脑瘫患儿有情绪或行为异常,此与大脑功能受损有关。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大脑的边缘系统(特别是海马回)受损时,可引起患儿情绪异常。患儿表现为好哭、任性、固执、孤僻、脾气古怪、情感脆弱、易于激动,有的有明朗感、快活感、情绪不稳定等。
小儿脑瘫原因
1、低体重儿(小于2500g):包括早产未成熟儿,足月小样儿。
2、先天性异常: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发育异常,在四肢性瘫痪的脑瘫病人中53%与先天性异常有关;在非四肢性瘫的脑瘫病人中,35%是先天性发育不良所致。
3、脑缺血缺氧:在脑瘫患者中,20%是由窒息及产伤所引起,导致缺血缺氧的因素有:
(1)母亲因素:如患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心力衰竭、大出血、贫血、休克或吸毒、药物过量等;
(2)胎盘因素: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坏死或胎盘功能不良等;
(3)脐带血流阻断:如脐带脱垂、压迫、打结或绕劲等;
(4)分娩过程异常:如臀位产、滞产、手术产(产钳)或应用麻醉药等;
(5)新生儿因素:除窒息外,还有许多心肺功能异常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呼吸窘迫综合症、周身循环衰竭、红细胞增多症。
4、核黄疸:为脑瘫重要原因,随着国产医学的进步,核黄疸引起脑瘫的比例下降。
小儿脑瘫预防
1、出生前的预防
(1)实行婚前保健:普及产前筛查,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进行性卫生、生育和遗传病知识的指导;有关婚配、生育等问题的咨询及男女双方可能患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进行医学检查,提出医学意见。
(2)搞好孕期保健:健康教育,定期产前检查;增加营养;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等。避免产前感染和服用禁忌药,不接触X线、化学毒物品等。加强孕晚期劳动保护,减少早产。
2、围产期的预防
(1)提高农村地区住院分娩率,加强产儿科医生产时监护。
(2)合理使用缩宫素,普及新生儿新法复苏技术。
(3)避免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出生。
(4)预防窒息和颅内出血。
(5)防治高胆红素血症。
3、出生后的预防
(1)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①实行住院分娩。②注意保护新生儿的皮肤。③保持新生儿脐部的干燥、清洁。④密切观察黄疸的消长。⑤注意观察前囟。⑥实行母乳喂养。
(2)建立高危儿档案,开展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定期体检(1—2月1次)同时,做Vojta姿势反射检查。
(3)正确对待腰椎穿刺:腰椎穿刺抽取少量脑积液用于检查,以了解疾病的性质和病情,为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从而减少颅内疾病后遗症的发生。为此家长应密切配合,共同为患儿的健康负责。
(4)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