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膀胱结石的诸多临床表现中,排尿异常极为显著,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排尿中断堪称膀胱结石为典型的症状。膀胱作为尿液的储存器官,尿道内口则是尿液排出体外的“关卡”。当患者排尿时,膀胱收缩,促使尿液流出。此时,膀胱内原本处于游离状态的结石,可能会随着尿液流动而移动。一旦结石恰好移动至尿道内口并堵塞此处,就如同在水管中放置了一块巨石,瞬间阻断尿液的流出通道,导致尿流毫无征兆地突然中断。
患者正正常排尿时,排尿过程却戛然而止,这种情况往往让患者不知所措。值得注意的是,结石的大小和形状对排尿中断有着关键影响。较大的结石由于体积超过尿道内口的可通过范围,更容易在此处形成梗阻;而形状不规则,带有尖锐棱角或粗糙表面的结石,在移动过程中,也更易卡在尿道内口,引发排尿中断。
不过,部分患者在出现排尿中断后,通过改变体位,如晃动身体、蹲下后再站起等,结石可能会从尿道内口移开,尿液便能恢复排出。这是因为体位改变使结石在膀胱内的位置重新调整,解除了对尿道内口的堵塞。但需明确,这仅仅是暂时缓解,结石依然留存于膀胱内,随时可能再次引发排尿中断。
排尿困难也是膀胱结石患者常见的困扰。当结石嵌顿在膀胱颈口或后尿道时,会严重阻碍尿液的正常排出。患者不得不加大腹部压力,用力排尿,可即便如此,尿线也会变得纤细,甚至呈滴沥状,尿液无法畅快地排出体外。这是因为结石如同路障,阻挡了尿液的通道,使得尿液排出时阻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