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陪他写作业就像打仗,我忍不住发火后又特别后悔。”这是很多多动症儿童家长的共同心声。多动症孩子的冲动、拖沓和注意力涣散,很容易点燃家长的焦虑情绪,而家长的负面反应又会反过来加重孩子的行为问题,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家长做好自身情绪管理,是帮助孩子改善症状的重要前提。
首先,要学会“共情式理解”。多动症孩子的行为并非故意捣乱,而是神经发育不完善导致的自控力不足。比如,当孩子反复弄丢文具时,家长可以告诉自己:“他不是粗心,而是大脑难以同时处理‘保管物品’和‘专注学习’两件事。”这种理解能减少家长的愤怒,转而思考如何提供具体帮助,比如准备带姓名贴的收纳盒。
其次,建立“小步骤反馈”机制。多动症孩子对复杂指令容易抵触,家长可以将任务拆解成简单步骤,每完成一步就给予即时肯定。例如,不说“把房间收拾好”,而是说“先把地上的书捡到书架上”,孩子做到后就夸“你今天记得书要放回书架,进步真快”。这种正向反馈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配合度。
家长要学会“自我暂停”。当感到情绪即将失控时,不妨对孩子说“妈妈现在需要冷静一下,5分钟后我们再继续”,然后离开现场做深呼吸。避免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等否定性语言,改用“我们来试试另一种方法好吗”的引导式表达,既能缓解自身压力,也能为孩子树立情绪管理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