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重庆正规儿童医院)

重庆好的儿童医院

重庆专治自闭症医院

医保定点

重庆小米熊胡雪萍医生:孩子夜里总喊腿疼?别慌!可能是“生长痛”在敲门,但出现这些信号要当心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孩子夜里突然哭闹说腿疼,白天却蹦蹦跳跳一切正常,这种“不请自来、不动却疼、不治而愈”的现象,可能是超过20%儿童都会经历的“生长痛”。

“妈妈,我的腿好疼!”夜里十点,6岁的乐乐又一次从睡梦中哭醒,指着自己的小腿说疼得厉害。可第二天一早,他又像没事人一样跑跳玩耍。反复几次后,乐乐妈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的一句话让她放下心来:“这是典型的生长痛,很多孩子都会经历。”

生长痛是3-12岁儿童中普遍存在的生理现象,尤其好发于4-6岁阶段。据调查,超过20%的儿童会出现这种特殊的“成长信号”,女孩比例略高于男孩。

什么是生长痛?三个特点教你识别

当孩子出现以下表现时,很可能是生长痛在“作怪”:

夜间突袭:几乎都在晚上或午夜发生,白天活动时毫无感觉

位置固定:集中在膝关节周围、小腿肚或大腿前侧肌肉,关节不红不肿

来去无踪:疼痛持续几分钟到半小时,第二天早晨消失得无影无踪

“生长痛的特点是‘不动却疼’,孩子白天跑跳自如,晚上休息时反而喊疼。”这种现象与孩子白天注意力分散、夜间感知敏感有关。

生长痛背后:是“长个子”的信号吗?

尽管名字叫“生长痛”,但医学界普遍认为它与身高增长没有直接关系。目前主要有三种解释:

生长不协调:骨骼生长快,肌肉韧带跟不上节奏,产生牵拉感

代谢产物堆积:白天活动量大,代谢产物在肌肉中积累刺激神经

痛觉敏感差异:部分孩子天生对疼痛更敏感

新研究发现:维生素D水平低的孩子出现生长痛的几率更高。母乳喂养超过40天的婴儿,日后发生生长痛的比例明显降低(仅16.2%)。

四招缓解孩子的生长痛

当孩子被生长痛困扰时,家长可以这样做:

温暖安抚:用热毛巾敷疼痛部位,同时轻柔按摩,每次15分钟

营养支持:补充含弹性蛋白的食物(牛奶、鸡蛋)和维生素C(柑橘类水果),促进软骨健康

注意力转移:通过讲故事、玩游戏转移对疼痛的关注

适度活动:减少剧烈运动,但不必限制正常活动

注意:补钙对缓解生长痛效果有限,但保证维生素D摄入(每天400IU)有助于钙吸收,促进骨骼健康。

从生长痛到矮小症:这些“身高警报”家长必须知道

生长痛是暂时的生理现象,但有些“疼痛”背后却隐藏着真正的健康危机——儿童矮小症。我国儿童矮小症发病率约3%,但就诊率不足10%,很多家长误以为是“晚长”而错过干预黄金期。

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矮小症风险:

生长速度减缓:3岁后年增长<5cm,青春期年增长<6cm

身高持续落后:比同龄孩子矮半个头(约10cm),或持续处于班级矮的10%

性发育异常:女孩8岁前乳房发育,男孩9岁前睾丸增大

关键数据:性早熟儿童中,约30%成年身高可能低于150cm(女)或160cm(男)。

科学监测:每个家长都该做的三件事

定期测量:每3个月测量一次身高,绘制生长曲线图

记录观察:留意孩子是否伴随异常症状(反复呕吐、特殊面容等)

及时就医:若3岁后年身高增长不足5cm,或身高持续低于P3百分位线,应及时就医

特别提醒:骨骺闭合后(女孩约14岁,男孩16岁),任何身高干预都将无效。3-12岁是干预的黄金窗口期。

孩子的生长是条单行道,生长痛是成长路上的小插曲,而身高增长异常却可能是健康隐患的信号灯。科学认知、理性应对,才是给孩子好的成长礼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建议的依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请到儿科医院,以医生面诊、建议为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文章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小儿惊厥,小儿癫痫,小儿瘫痪(包括脑瘫),小儿意识障碍,智力低下、小儿多动症及多发性抽动综合征等诊治工作

擅长:孤独症、发育迟缓、多动症、抽动症、学习困难、智力低下、脑瘫、癫痫、遗尿等神经行为发育疾病的诊疗

擅长:诊治小儿神经内科疾病,如小儿癫痫、小儿瘫痪、小儿多动症、颅内感染、头痛、智力、行为发育障碍等疾病,尤其擅长对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其疗效的评价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