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重庆正规儿童医院)

重庆好的儿童医院

重庆专治自闭症医院

医保定点

重庆儿科陈婷医生:活泼好动VS多动症的3个关键区别,90%的家长都搞错了!

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

1."调皮"还是"病态"?一个真实案例引发的思考

上周,一位焦虑的妈妈带着8岁的儿子来咨询:"老师天天投诉他上课乱跑,成绩垫底,打骂都没用!""可他在游乐场能专心搭积木半小时,这到底是不是多动症?"

经过专业评估,孩子确实患有多动症(ADHD)。这个案例揭示了一个关键事实:多动症≠单纯的活泼好动。那么,如何准确区分呢?

2.三大核心区别:90%家长都忽略的关键信号

区别一:场合选择性(重要指标!)

活泼孩子:在需要安静的场合(如上课)能控制自己,在游乐场才疯玩

多动症孩子:任何场合都无法自控,包括正式场合、陌生环境

真实案例:7岁的小华在校长办公室接受训话时,依然控制不住地扭动身体、摆弄文具。

区别二:注意力持续性

活泼孩子:对感兴趣的事(如动画片、游戏)能专注30分钟以上

多动症孩子:即使是喜爱的活动,注意力也很难超过15分钟

专业测试:通过"持续性操作测试(CPT)"可客观评估注意力水平。

区别三:行为目的性

活泼孩子:调皮行为通常有明确目的(如吸引关注、逃避任务)

多动症孩子:行为没有明确目的,就像"装了马达停不下来"

典型表现:无意义地摇晃椅子、不停摆弄手中物品、莫名插话。

3.专业筛查表:6个问题快速自测

根据DSM-5诊断标准,如果孩子出现以下6个及以上症状(持续6个月以上),就需要专业评估:

经常无法专注于细节,粗心犯错

难以持续注意力(如听课、写作业)

别人跟他说话时,常常像没在听

经常不按指示完成任务

组织任务困难(如不会整理书包)

逃避需要持续用脑的任务(如作业)

经常丢失必需品(如文具、课本)

容易被外界刺激分心

日常活动中经常健忘

特别注意:这些症状要在多个场合(学校、家庭等)都出现才具有诊断意义。

4.容易被误诊的"假性多动":这5种情况要警惕

有些孩子的表现很像多动症,实际却是其他问题:

高智商儿童:因课堂内容太简单而"开小差"

感统失调:因身体协调性差显得笨拙好动

焦虑障碍:用多动行为缓解内心焦虑

睡眠障碍:睡眠不足导致注意力涣散

铅中毒:影响神经系统出现多动症状

重要提醒:这些情况需要完全不同的干预方式,盲目按多动症治疗可能适得其反!

5.专业诊断的"黄金标准":家长必须知道的3步流程

如果怀疑孩子有多动症,正规的诊断应该包括:

临床访谈(1-2小时):

详细发育史

症状出现时间和情境

家庭和学校表现对比

标准化评估:

Conners父母/教师评定量表

持续性操作测试(CPT)

智力测试(排除学习障碍)

医学检查:

脑电图(排除癫痫)

血液检查(排除铅中毒等)

避坑指南:警惕那些"看一眼就确诊"的机构,正规诊断至少需要3次面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医生

MORE+

擅长:小儿惊厥,小儿癫痫,小儿瘫痪(包括脑瘫),小儿意识障碍,智力低下、小儿多动症及多发性抽动综合征等诊治工作

擅长:孤独症、发育迟缓、多动症、抽动症、学习困难、智力低下、脑瘫、癫痫、遗尿等神经行为发育疾病的诊疗

擅长:诊治小儿神经内科疾病,如小儿癫痫、小儿瘫痪、小儿多动症、颅内感染、头痛、智力、行为发育障碍等疾病,尤其擅长对小儿脑瘫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其疗效的评价

热门科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