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都十分关注孩子的成长发育,当发现孩子说话晚、走路不稳时,往往会感到担忧。作为重庆小米熊儿童医院的周涛医生,凭借中西医结合的丰富临床经验,在这里为大家科普发育迟缓的3大核心表现。
运动发育落后
孩子的运动能力发展是有规律的,正常情况下,3个月左右会抬头,6个月左右会坐,8个月左右会爬。如果孩子在相应的月龄无法完成这些动作,或者走路时经常摔倒、步态不稳,就可能存在运动发育迟缓。从中医角度来看,《黄帝内经》中提到“肾主骨,生髓”,孩子运动发育迟缓可能与肾的功能不足有关。肾中精气充足,骨骼才能强健,运动能力才能正常发展。
语言发育迟缓
一般来说,孩子在1岁左右开始会说简单的话,2岁左右能说简单的句子。如果孩子到了相应的年龄,还不会说话或者说话很少、发音不清,就要警惕语言发育迟缓。中医认为,心主神明,言语是神明的外在表现之一。心气不足,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智力发育迟缓
智力发育迟缓在孩子的学习、认知、社交等方面都会有所体现。比如,孩子对周围的事物缺乏兴趣,反应迟钝,学习能力差等。中医理论强调“脑为髓海”,肾精充足则髓海得养,脑的功能才能正常。智力发育迟缓可能与肾精亏虚、脑髓不充有关。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以上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儿童医院进行评估和诊断。重庆儿科周涛主任提醒大家,发育迟缓如果能早发现、早干预,孩子恢复健康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家长们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成长,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