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出现社交障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大脑神经生物学因素
大脑结构差异
自闭症儿童的大脑在结构上与正常儿童有所不同。研究发现,他们大脑中的一些关键区域,如额叶、颞叶和杏仁核等,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额叶与执行功能、社交行为的计划和调节有关。颞叶涉及语言理解和社交认知等多个方面。杏仁核主要负责情绪处理和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这些区域的发育异常会导致自闭症儿童在理解社交情境、识别他人情绪以及做出适当社交反应方面出现困难。
例如,正常儿童的大脑在接收到他人面部表情的视觉信息后,会通过神经通路将信号传递到颞叶和杏仁核,从而快速识别对方是高兴、悲伤还是愤怒等情绪。而自闭症儿童由于大脑神经通路的异常,可能无法准确地传递和处理这些信息,使得他们难以理解他人的情绪,进而影响社交互动。
神经递质失衡
神经递质在大脑的信息传递中起着关键作用。自闭症儿童可能存在神经递质失衡的情况,如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异常。血清素参与情绪调节和社交行为,多巴胺与奖励系统和动机有关。当这些神经递质的水平出现异常时,可能会影响自闭症儿童对社交互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比如,正常情况下,当儿童与同伴愉快地玩耍时,大脑会释放多巴胺作为一种奖励信号,让儿童感到愉悦并激励他们继续进行社交活动。但自闭症儿童由于多巴胺系统的异常,可能无法获得这种正常的奖励信号,从而导致他们对社交活动缺乏兴趣。
二、认知和心理因素
心理理论缺陷
心理理论是指个体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如意图、信念、愿望等)的能力。自闭症儿童通常在心理理论方面存在缺陷。他们很难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例如,在一个简单的情境中,正常儿童看到另一个小朋友在找玩具,会理解这个小朋友的意图是想要找到玩具并且可能会帮忙寻找。但自闭症儿童可能不理解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找玩具,也不会主动提供帮助,因为他们无法推断出对方的意图和愿望。
弱中央统合能力
自闭症儿童往往具有弱中央统合能力,这意味着他们在处理信息时,难以将各个局部的信息整合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在社交情境中,他们可能会过于关注细节,而忽略了社交互动的整体情境和社交线索。
比如,在一个集体游戏中,正常儿童能够理解游戏的整体规则和目标,并且根据其他小朋友的动作和表情等线索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而自闭症儿童可能会被游戏中的某个小道具或者别人衣服上的图案等细节所吸引,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游戏的社交互动环节,从而影响他们参与社交活动的能力。
三、早期经验和环境因素
感官敏感或迟钝
许多自闭症儿童存在感官处理异常的情况。他们可能对声音、光线、触觉等感觉刺激过度敏感或迟钝。例如,在一个嘈杂的社交环境中,如幼儿园的教室,正常儿童可能能够适应各种声音,如小朋友的说话声、玩具的声音等。但自闭症儿童可能会因为对声音过度敏感,被这些声音所困扰,从而无法集中精力参与社交活动。
或者,有些自闭症儿童对触觉过度敏感,当其他小朋友想要和他们拉手或者拥抱时,他们会因为不舒服而拒绝,这也会对他们的社交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早期社交互动不足
如果在婴儿期和幼儿期,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高质量的社交互动体验,可能会影响他们社交能力的发展。例如,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或者不了解儿童早期社交互动的重要性,很少和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眼神对视、语言沟通等互动活动。这可能使得孩子在早期没有学会基本的社交技能,进而在后续的社交情境中出现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