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的确诊需要通过脑电图(EEG)、磁共振成像(MRI)和血液检查等多种方法综合判断。脑电图是诊断癫痫的核心检查,能够记录大脑电活动,捕捉异常放电;MRI用于排除脑部结构异常;血液检查则帮助排除代谢性疾病或感染等潜在病因。
脑电图(EEG)是诊断癫痫的首选检查,通过电极记录大脑电活动,能够发现异常放电模式。常规EEG检查时间较短,可能无法捕捉到异常,因此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长时间的视频脑电图监测(VEEG),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对于部分患者,动态脑电图(AEEG)也是一种选择,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连续记录脑电活动。MRI检查主要用于排除脑部结构性病变,如肿瘤、血管畸形或脑损伤等,这些病变可能是癫痫的诱因。高分辨率MRI能够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帮助医生发现微小病变。血液检查则用于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排除代谢异常、感染或药物中毒等可能引发癫痫的因素。
除了上述检查,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安排其他辅助检查。例如,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可以评估大脑的代谢和血流情况,帮助定位癫痫病灶。对于儿童患者,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发现遗传性癫痫综合征。在确诊过程中,患者需要详细记录发作时的症状、持续时间及诱因,这些信息对医生的诊断至关重要。确诊后,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是癫痫的主要治疗方式,常用药物包括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和拉莫三嗪等。对于药物难治性癫痫,手术切除病灶或植入迷走神经刺激器(VNS)可能是有效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