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以面部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为特征的脑神经疾病,患者常因说话、咀嚼等日常动作诱发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重庆黄泥磅医院高新文主任表示,临床上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三叉神经痛可分为不同类型,明确类型对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一、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常见的类型,又称特发性三叉神经痛,指目前尚未发现明确器质性病变的三叉神经痛。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三叉神经根部受到血管压迫有关。血管长期压迫神经会导致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使神经传导功能异常,引发异常放电,从而产生剧烈疼痛。
这类疼痛的典型特点是突然发作、骤然停止,疼痛性质多为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发作时常无预兆,但部分患者面部存在“扳机点”,如口角、鼻翼、颊部等,轻微触碰、咀嚼、说话甚至风吹等刺激都可能诱发疼痛。发作间歇期患者可无明显不适,随着病情进展,发作频率可能逐渐增加。
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又称症状性三叉神经痛,由明确的病因引起,是其他疾病导致三叉神经受损的结果。常见病因包括颅内肿瘤、脑血管畸形、炎症、外伤以及颅骨发育异常等。这些病变直接压迫、刺激或损伤三叉神经,导致疼痛发作。
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相比,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症状可能更为持续,发作间歇期也可能存在隐痛或不适感。此外,患者常伴随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面部感觉减退、麻木、咀嚼肌无力、听力下降、头晕等,具体症状取决于病因的部位和性质。高新文主任强调,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特点可能不典型,需通过影像学等检查明确病因。
明确三叉神经痛的类型是精准治疗的基础。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采用药物、手术等方法;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则需优先针对病因治疗。重庆黄泥磅医院高新文主任提醒,出现面部剧烈疼痛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检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