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常伴神经痛。从医学角度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与病毒对神经的损伤密切相关。
一、两者的发展关联
带状疱疹病程包括前驱期、发疹期和恢复期。发疹期有疱疹和疼痛,多数患者皮疹消退后疼痛缓解,但部分患者疼痛持续。
重庆黄泥磅医院高新文主任表示,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疼痛持续1个月及以上,即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这是病程的延续,符合后遗症特征。
二、病理本质
带状疱疹病毒嗜神经,激活后沿神经扩散,损伤神经,导致神经纤维变性、坏死等,使神经信号传导异常引发疼痛。
即便皮疹愈合,受损神经难以及时修复,异常信号持续传递,形成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后遗症的典型表现。
三、临床诊断的定位
医学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明确归为带状疱疹的并发症及后遗症。它与带状疱疹有直接因果关系,且诊断前提是患者有明确带状疱疹病史,疼痛出现在皮疹消退后,确认其为后遗症。
四、与其他后遗症的区别
带状疱疹后遗症还有皮肤色素沉着、瘢痕等,但后遗神经痛更常见,影响更大。其他多为局部器质性改变,后遗神经痛以神经功能异常导致的疼痛为特征,均是疾病结束后的不良后果。
五、明确的意义
明确其为后遗症,有助于重视带状疱疹早期治疗。重庆黄泥磅医院高新文主任强调,早期抗病毒、营养神经等治疗,能减少神经损伤,降低后遗神经痛风险。
也能让患者出现持续疼痛时,及时意识到是带状疱疹的后续影响,尽早治疗,避免疼痛慢性化。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明确的后遗症,是病毒损伤神经后,皮疹愈合仍持续的疼痛。了解这一点,利于患者认识疾病,积极治疗,减少长期困扰。